第67节(1/2)
,推荐一位大英雄,真名士,慑服群雄,重竖义帜。”
他们的表情石青尽收眼中,看着安离为难的模样,心中暗笑,脸上却是又惊又喜又有三分怀疑道:“真的?!这等大事,安平将军休要说笑。”
安离道:“安某并非说笑。安某所荐,乃百年僭族子弟,家学渊源,四海皆知。难得的是,此君满门上下,以北伐中原,解民众之倒悬,复华夏之衣裳为己任。与朝中碌碌诸公相比,无疑于天壤之别。如此门第家世,不足令英豪膺服么?”
石青双眼放光,上前紧紧篡住安离双臂,激动道。“安平将军,此君到底何许人也?请快快道来。”
安离被石青揪得痛的呲牙咧嘴,强忍着说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毒蝎你好糊涂。庚二公子不正是大英雄真名士么?”
庚方之哎呀一声,埋怨安离。“胡闹。安离好不晓事。庚氏南渡经年,在江东倒有些薄名,北地好汉只怕不知……”
说着,他悄悄觑了石青一眼。
安离提到庚方之时,石青有过一瞬间的亢奋,随即突然沉寂下来,一声不吭,凝神沉思。
安离说项道:“二公子不用自谦,毒蝎这个粗鲁武人能知二公子,可见庚氏名满天下,并非虚言。北人岂有不知的道理?”
“这话说的是。庚氏一门名传天下,山野之人只怕也听说过一些。”石青点头赞同,庚方之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再看石青时,越看越顺眼,越看越欣赏:人才啊。虽然粗鄙野蛮,却不失为一忠贞义士……
“不过,只怕还是不成……”
石青话音一转,庚方之热烘烘的心一下又掉进了冰窟。
石青坦然一笑,解释道:“我说不成,和二公子无关。以庚氏名望及二公子高才,登高一呼,新义军七方豪杰谁敢不应!只是两万大军,一应支用,不是小数。北地穷困,难以解决。这些琐碎俗事,还是不要劳烦二公子。依我看,新义军解散为好。”
安离一僵,抬眼望向庚方之。
庚方之也是一愕。他有心依靠名望收复新义军为己用,可没想出钱出粮养一支军队。
三人不再说话,各自低头沉思。
许久,石青抬头,嘘了口气。“可惜了青、兖要地。朝廷若能暗中扶持新义军,占而据之;徐、扬便是无根之草,唾手可得。如此,我大晋不费一兵一卒,尽得青、兖、徐、扬四州。进可与荆州军夹击豫、司,或渡河窥视幽、冀;退,据河而守,经营四州,以为征讨胡虏之基。大事可成矣。”
石青字字句句,如刀砍斧剁,击在庚方之心头,震得他心跳气喘,激动的难以自已。恍若醍醐灌顶。
目前庚氏,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在朝堂崛起的时机,如何重建家门声名?如何在朝堂崛起?是庚氏子弟处心积虑意欲完成的课题。要完成这个课题,最快捷的方式,无疑是夺取北伐主导权。
换作以前,庚氏不敢奢望重掌北伐主导权。如今不一样了……
如今,褚衰北伐失败,朝政将进行新一轮更替。这给了庚氏一线希望。
同时,若将新义军纳入庚氏,暗中占据青兖,如石青所言,一旦事起,截断徐扬与北方的联系,北伐便很有希望成功。
庚氏以此为筹码,在朝堂上争取北伐主导权已不是不可能。
“且慢!石帅。以吾所见,新义军万万不能解散。”庚方之断然说道。
石青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
庚方之一振,打起精神,慨然道:“石帅无忧。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月,吾筹措安排一番,并能让新义军得以保留。”
石青眼睛一亮,热辣辣地望向庚方之:“真的?二公子愿意担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