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节(1/2)
下人和丫鬟,还有就是他们还需要一个管家,这才是重点,估计等萧守仁上完朝回家他们就会带着合适的人给萧守仁看了。
萧守仁今天特别的精神,穿着大隋朝正四品官儿的官服和官帽感觉就是不一样,因为这身衣服和这一顶帽子代表的不仅仅是衣服和帽子,它还是权利的象征啊。
这时候的帽子并没有像宋代那样是有着俩个很长的东西,这时候的官帽儿只不过比之寻常的帽子要华贵一点罢了,没有什么更特别的东西了。
据说宋朝的时候那些开过的大臣和赵匡胤太熟了,所以上朝的时候都是没规矩,你一言我一语,尽在下面交头接耳,很是不像话,而赵老大的龙袍又是当初这般人给披上去的,所以他也是不好发作,最后才想出这么一招,在帽子上面加那么两跟很长的东西,人们交头接耳的时候就不方便了,朝堂之上的规矩也才慢慢好改了。
萧守仁在朝中的相识并不多,就认识宇文述,虞世南还有当初东征时的几个老臣,朝中的大臣认识萧守仁的也不多。
大家在那等着上朝的时候都是交头接耳,谈论最近的一些事情,当然,讨论最多就是宇文家丢东西的这件事情了,而且隐隐约约间大家似乎都知道点什么似的。
萧守仁一个人闲得无聊就在椅子上面发着呆,想着心事,并不去和那些人攀谈。
好容易才等到上朝时间,等到群臣在四方殿按位置站好之后,那些外国的使节也是开始进来了,由人引导着站在了自己该站的位置。
杨广出来看了之后非常的满意,四方殿就是大,要是在金銮殿的话那估计还装不小这么多的人啊。
有些番国使节是第一次来四方殿,见到这雄伟非常,气势非凡的四方殿之后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东看看西瞧瞧,眼力的震惊羡慕之色丝毫不掩饰。
朝中的大臣在番国使节进来的时候已经是有人轻轻笑出声来了,估计是看到那些呆鸟似的番国使节吧。
一起跪倒在地三呼万岁之后万国大会就算是正式开始了。
萧守仁站在较靠前的位置,这样子的大朝会他是没有理由缺席的,站在他身边的二位他都是不认识,不知道是什么官儿,更不知道是什么人。
旁边的俩人估计的话是知道萧守仁的,在萧守仁转过来看他们的时候他们很是友好地给萧守仁露了俩个笑脸。
但是很不讨喜的是,就在这俩人露笑脸的时候,在萧守仁的对面,一个中年人却是鼻孔哼了一声,不知道是感冒着凉了呢还是鼻炎了,抑或是对某些事情看不惯,表示一下自己的愤慨。
对于这个萧守仁还真的是无能为力,他不会猜心,和一个大男人也不可能有什么心有灵犀。
今天坐在龙椅上面的额杨广显得特别的精神,神采飞扬,意气风发,苏东坡在场的话估计就会吟出遥想炀帝当年,万国大会时,雄姿英发,应对自如,谈笑间万国臣服!
杨广看见四方番国的使节都拜倒在地,跟着群臣三呼万岁,就好像已经是这天下的共主一般,就好像这四方的番国已经是自己的蜀国一般,就好像这些番国已经是被自己征服了一般。
这种感觉当真是难以言表,很爽很享受。
例行的动作都做完了之后就开一开始步入正题了,可以让万国的使节一个个单独上前说话了。
说是说话,其实就是进贡献点东西罢了。
先上前的一般都是那些国力较为一般的小国,最强的番国都是放在中间,不太前也不太后的位置,这样子的话也就不会出什么差错了。
先上前的效果献出的东西都是不怎么吸引人眼球,只是一些特产之类的东西,并不见得很稀奇,但是物以稀为贵,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那些野生的芦荟一包装就成了龙舌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