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节(1/3)
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别人也听不懂啊。”萧守仁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话太过于超前了,所以只好出口解释一下。
虽然后面这句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要到唐朝才会有,但是想说出来完全可以理解成是庄子的逍遥游里面理解出来的意思。
“呵呵,萧大人当真是好才情,从逍遥游里面竟然是悟出如此道理,萧大人说的非常的对,有时候真的是缺少一阵风而已,缺少周公瑾火烧赤壁的那阵东风,一旦风起,则如那齐国三年不鸣之鸟,则如那齐国三年不飞之鸟,一鸣惊人,一飞冲天!”长孙无忌的糟糕心情一下子就被萧守仁富有鼓励性质的话语给扫空了,心情大好。
“就该如此想法,想当年姜尚八十多才得遇文王,有道是大器晚成,这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人的人生阅历多了,经验丰富了,做事情就会越是成功,年少有名之人众多,可是能的善终者凡几?”
萧守仁最后的这些话很有道理,一针见血讲到了长孙无忌的心坎上面来了,萧守仁说得很对,就拿那小宰相和少将军来说吧,甘罗年少有名,可是可得善终否?霍去病十八扬名,但是连二十岁都没有到就去领阴兵去了,姜尚助武王伐纣,虽八十六封帅,但是却是善始善终的。
“别想那么多了,我们转过去看看大佛吧。”萧守仁拉着还在沉思的长孙无忌说道。
俩人已经是不知不觉到了大佛脚下了,大佛是依山而卧的,正好在拐角处,所以这时候他们只能见到那探出来的一只佛脚而已,如果要看到卧佛的全貌,那得从山路拐角处转过去才能看的全。
一拉一带之间长孙无忌已经是从沉思中醒悟过来了,冲着萧守仁点了点头,然后跟在萧守仁后面从山路拐角处过去。
盯着萧守仁的背影长孙无忌心中没来由就产生一种崇拜感,萧守仁年纪也才二十七八的样子,三十而立之年尚未到,已然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坐上了鸿胪寺少卿的位置,京中这些天还在传,说是萧守仁回来之后还有封赏,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萧守仁的崛起完全是草根的成长,没有什么强大的后台,没有什么门阀的支持,一路上也是磕磕碰碰,碰到了京城来了,自己和萧守仁的岁数相差不大,但是自己却是为了这么些小磨难就萌生退意,真的是相比之下自惭行愧啊。
长孙无忌开始也以为萧守仁只是运气好点罢了,跟圣上对了眼,然后才一路走来顺风顺水的,如果给自己那样子一个机会,一个出征高句丽的机会,自己也极有可能立下大功的,但是现在长孙无忌却是不这么想了,经过和萧守仁的接触之后长孙无忌发现,萧守仁无论是谈吐还是做事,都是那么的老道,完全不像是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人,如果硬要说哪像年轻人的话,那就是他的豪爽直接加喜欢开开玩笑了,但是这也是和朋友相处交流相知的一种方式,不是吗?
峰回路转之间俩人已经是来到了大佛的正对面了,抬头一看,景色是相当的壮观啊,跟刚才看见的那只佛脚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刚才的佛脚可以说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而已,如今见了卧佛的全部,才知道卧佛到底有多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