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2/2)
这也是为什么萧守仁能够开四石强弓的原因,只是炼骨大圆满就已经是可以开四石的强弓,不知道以后会强悍到什么地步,不知道是不是能够超过当今军中的第一高手张须陀张将军,据说张将军是可以开九石的强弓,而且连珠强射九箭不喘气。
当初萧守仁听说这张将军可以用九石的强弓连珠强射九箭不喘气的时候还以为是夸张的说法,以为是民间的传说而已,但是现在他信了,因为自己这么一个刚练出内劲,刚炼骨大圆满的人都能拉开四石的弓了,那张须陀能够开九石的强弓连珠强射九箭不喘气也就不算是神话了,而是传奇!
对于这张将军的传奇故事萧守仁在商城的时候就听说了好多,这次的东征并没有随驾出征,他出去平乱了,他是一直不赞成征伐的,他带着齐郡的男儿从来都是为保家卫国,只是有人造反,有外敌入侵,他才会出兵镇压,才会出来平乱。
如果说是杨广要出征,征伐高句丽,要征伐突厥,他是绝对不会出一兵一卒的,因为他在先帝在世的时候就曾经跟先帝保证过,这一生誓死保杨家天下,不参与别的事情,先帝以为善!
换句话说,只要座龙庭的是杨姓是杨坚的后代,张须陀就没有意见,哪怕是杨广被人杀了,但是只要还是杨坚子孙的天下,那他就没意见,对于杨广的命令,如果平乱的他就听,不是的话那就是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
杨广从来都没有生过气,杨广对于张须陀的感情更是让朝中的大臣很是不解,因为杨广对张须陀就像是对父亲一样的对待,张须陀的军队要什么就给什么,从来不会有克扣和延误的事情发生,大臣劝不住的事情,只要是张须陀开口,杨广就会马上答应下来,君无戏言也会更改。
所以说要说朝中现在最受宠的人是谁的话,那最受宠的就是张须陀,什么靠山王杨林啊,什么裴矩啊,什么宇文述啊,在张须陀面前都是浮云!
第六十一章舍我其谁张须陀(上)
张须陀出身卑微,可以说也是草莽出生,家在河南,那年发大水,背井离乡,最后为了过活没办法才参军。
一入军营之后就过上了军营里面的生活,本来也就是一个小兵而已,这辈子估计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一个人而改变。
那年的张须陀已经是快三十了,还是火头兵一个,眼看这大好年华就要过去了,就在这个时候,他遇上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
他遇上了史万岁,当时的史万岁还只是一个将军,并没有做到行军大总管那样子的军中大佬,虽说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将军,但是对于当时的张须陀来说这将军就已经是天大的官了。
张须陀因为某些事情得到了史万岁的赏识,自此以后就开始发达了。
当时有人问史万岁,为什么这么用心用力的培养张须陀这么一个快而立之年了还没什么建树的人,史万岁的回答很短,只有几个字:“此蜇龙也。”
杨坚就曾经夸过史万岁,不是夸他打仗有多么的厉害,也不是夸他武功有多么的厉害,只是单单夸他会识人,会御人,会用人,这九个字让史万岁头上戴上了“慧眼识才”的称号,享誉朝野。
史万岁的识人之长处并没有使杨坚失望,他也确实是为大隋提拔上来了好多的有用之才,搞得最后军中的人为了能得到史万岁的夸奖是不择手段,那时的识人大师史万岁的风头可是一时无二啊,就是现在的识人大师徐陵也比不上的。
有人说现在的识人大师徐陵就曾经拜在史万岁的门下学习过两年,但是这传言是真还是假就无从考证了,只有问他本人才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此蜇龙也。”短短四个字却是说出了很多的含义,身边的人听了之后都是大惊失色,这四个字的含义不言而喻,这张须陀他日必定是贵不可言啊,一日遇得长风至,扶摇而上九霄吟!
从那以后张须陀就和史万岁是同吃同睡,史万岁把自己会的都尽心尽力交给张须陀,一点儿也不藏私,如果一定要说史万岁藏私了的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