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2/2)
“不管是两位大哥谁训练出来的,这支军队都让我心服口服……这支军队,我一定要加入。”花荣笑道。
“花荣兄弟,现在岛上共有2000士兵,按照我梁山的兵制,这是两个旅,我想请你担任第一旅的旅长,你可愿意?”武栋道。
“这……只怕我难以胜任。”花荣道。
花荣没有想到刚刚来到梁山,武栋就把一半的兵马分给他了,这让他既感动又有些惶恐,梁山泊的士兵训练方法明显不同,和他以前掌握的肯定不一样,他是的确担心不能胜任。
“哈……这有什么不能胜任的?我相信兄弟。”武栋笑道。
花荣是越发的感动了,这个人别看长得英俊、箭术高明,但是实际上却单纯的很,否则当初也不可能被宋江一骗就骗到梁山,而且还对宋江忠心耿耿,现在武栋就这么几句话,花荣已经有些难以自持了,觉得武栋这人真好。
当下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花荣担任梁山第一军第一旅的旅长,不过花荣来到这里并没有排定座位,没有说担任几首领等等的。在武栋看来,那些按照数字排序的“首领”称呼都是土匪作风,对于梁山泊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阻拦梁山泊的发展,武栋已经决定废了这个称呼。
除了他还是大首领,林冲是二首领之外,其余的人上山都是安排职位,再也不排序首领了。
花荣在梁山呆了有十天的时间,对于梁山就已经无比的喜欢了。整个梁山都给他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不论是武栋、林冲等人,还是这里的居民,都有一种和外界不同之感。武栋、林冲等人虽然是梁山泊的管理者,但是作风简朴,处事公正,这里的居民则是刚刚来到这里不久,都在为自己的新生活努力,忙着开田、种田,忙着适应没有苛捐杂税的新生活。
第十八章生辰纲
这里要说一下梁山的民事制度,这民事制度自然也是武栋订立的。
每100户为一村,每一村大概有1000人。每10村为一乡,每10乡为一镇。
每一镇大约10万人,现在梁山泊共有两镇20乡。
其中各村的村长都是百姓选举出来的,一户一票,根据票数多少决定谁是村长。而乡长则是在10个村长中指派,镇长则是在乡长中指派。
若是村民之间发生了争执,则由村长处理,另外随机从村子里挑选10个人,让这10个人组成陪审团,若是村长的处理结果没有得到陪审团多数成员的通过,则不能成立。
这样的乡村制度、陪审制度如果放到大宋朝自然是大逆不道,但是在梁山泊,都是“移民”,武栋在这里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利,自然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很快,村民就感觉到了这些制度的好处所在,村长是选出来的,自然不敢怠慢村民,而是真正的为村民服务,而陪审制度则让审判结果无比公正,再也不会发生以前官府欺压百姓、胡乱判刑的情况。
如果说这是“政治制度”的话,那这个政治制度无比的清明,初步在梁山实行了选举制。
加上除了10的农业税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苛捐杂税,百姓的负担也要被外面轻得多。
也因此,花荣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感觉这里的百姓生机勃勃的,充满活力,大部分人都带着笑容,让他很想融入其中。
在外面,大宋朝统治的地方,很多百姓都如行尸走肉一般,脸色呆滞,生活困苦,没有笑容,也看不到前面的希望,自然是一种死气沉沉感觉。
这里的百姓对于武栋是尤其的感激,几乎家家户户都为武栋立长生牌,感谢武栋给他们一块如此的宝地。
“武大哥其志非小啊……这里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