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节(1/4)
笔者以为,虽然蒙元时期将儒生贬为第九等,但和满清不同,终元一代对思想的摧残并不彻底,诗词之中腥臊、夷狄时常可见,而蒙元的统治者对此的反应也和满清大不相同,称这种表达亡国之恨的情绪“岂不容于堂堂天朝?”。
笔者以为,经历元代亡国被辱的磨砺,加上明代三百年优养士风,假如历史再稍稍多一点时间,儒学的思想启蒙就会大发展,这不是西方舶来品,而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我们的启蒙运动。
历史当然没有如果,可是架空小说就是在问“如果……那么”,笔者以为,穿越者的舶来品思想(同时是时代和文化两个方面的舶来品)的刺激下,儒学领导的启蒙运动一定会席卷中国。本书中写的启蒙运动很可能不符合诸位的设想,因为这只是笔者的幻想推演——历史没有给顾炎武先生他们这个机会,所以她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笔者很茫然。这是笔者想象中的儒家启蒙运动,笔者尽力想描绘出她令人沉醉的美丽,只是限于能力……但她一定会非常美丽,如果读者有什么缺憾,那一定不是她没有,而是笔者忘记写了、或者写错了。
第二十节彷徨
听说了这个消息后,蒲观水往参谋部跑得更勤,一定要金求德给他一个出兵的准信。金求德对此不胜其烦——兵部尚书那个老头子拿不出办法只会哭,难道我也学他那样,光喊口号不考虑后果么?
“如果开春才出兵的话,那不能立刻解围怎么办?”
“开封城不会因为粮食一尽,马上就陷落,如果……如果高巡抚仔细筹划的话,我认为四月以前开封都能坚持,甚至四月都可能挺过去,那时我们的准备就会非常周密,解围也有绝对的把握。”
蒲观水紧盯着金求德的眼睛,沉声问道:“金大人,您的仔细筹划是什么意思?”
金求德一言不发。
蒲观水咬着牙,追问道:“金大人口中的仔细筹划,是不是吃人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