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2/2)
回来的那几十个人,都是上次许平见过的那几个老人的同村人。这两天许平对几位老人一直很照顾,找到他们同村的人后,为了消除村民的疑虑,许平还让士兵把老人们抬去和家人团聚。许平在周洞天、余深河等军官的簇拥下进村后,一个上次没有见过老头已经趴在房门口磕头,口称:“叩见将爷。”
“老伯请起。”所谓一不做、二不休,许平客气地亲手把那老头搀扶起来。
“草民是这个村的村长……”那个老头恭恭敬敬地向许平报告着。进入八月后天气渐凉,如果不是实在心里害怕,他们本也不愿意到山沟里去吃风,尤其是家家还有老人和孩子。那几个最初被官兵找到的老人都说新军军纪良好,见他们岁数大就让他们住进暖和的帐篷,甚至还有肉吃。
听说是镇东侯的部属后,村里的人有些心动,经过一番议论后就决定回来住。反正朝廷收复这块领土后也要百姓种地交赋,不可能永远躲着官府,何况如果惹官兵不痛快,还有被当作土匪剿灭的风险,既然躲藏之地已经被官兵搜索出来,那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回家,以显示自己是本份良民。
村长自称姓张,这个村就叫做张家村,里面的人大多不是姓张就是姓王。说话间村长把另一位跪在路边的青年人介绍给许平,说这是他的儿子,跪在他儿子旁边的是他的媳妇。许平纵观周围的这群人,里面只有这个村长的儿媳一个年轻女人,其他的妇女多半不是躲在屋里就是还没有回来。
许平随口和这个村长聊了几句家常,并从怀里掏出一串小钱:“老伯,以后就是太平日子了,本将祝老伯明年能添个大孙子。”
“多谢将爷,多谢将爷。”老头子又跪下连连磕头,许平也没有阻止他,只是含笑等他谢过后,又叫他们一家尽管起来说话。
虽然父子二人满脸堆着笑,但是许平看得出他们还是很紧张,这让许平心里也有些遗憾。旁边的媳妇似乎察觉到许平的不快,连忙大声恭维道:“民妇也听说过黄侯爷的大名,只盼他老人家多子多福,盼他老人家子孙满堂。”
许平微微一笑,又掏了一串钱给这个民妇:“这是赏你的。”
“谢将爷。”那女人欢天喜地,一连串又说了许多好话,自然也不忘加上给许平的:“将爷升官发财,多子多孙。”
许平大笑不止,他身边的卫士和军官也都窃笑不已。见官兵心情大好,村子里的人也都放下心来。周洞天等参谋趁机就问起些水文地理的情况。那个拿了赏钱的村妇对官兵的询问格外热心,连忙跑家串户,把几个经常在土河打渔的村里人都替新军找来。周洞天告诉这几个人,明日如果无事,不妨去长青营驻地一趟,帮助新军了解情况,还会挣到一份赏钱。
第四节贪生
第二天刚刚天亮,这村里的人就到了长青营的营房。除了几个在河里打渔为生的人外,村长还紧急动员村里十几个青壮,号称要为新军效力。无论锯木还是安装浮桥,新军工兵队一切都有成例,原本也用不到这几个人,不过长青营还是让他们干些搬运的工作。中午全营渡河前,村长的媳妇又领着几个女人、孩子抱着几个大筐赶来,带着些面饼和米汤说是要劳军。至于饮食,新军中也都有规定,再低级的士兵也绝对能吃饱,不过许平还是让收下这些食物,并给他们些酬劳。
在村民千恩万谢的祝福声中,部队渡过土河,浩浩荡荡向禹城进发。
禹城的叛军已经向南逃窜,现在不过是一座空城。张承业此时已经追上部队,接过主力的指挥权。他也不着急,只是稳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