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节(1/1)
晓得沙皇和激进派的斗争,最终谁能取得胜利?至少从目前来看,沈从云做出的这么一个战略布局,绝对是可行的。
小毛奇只猜对了一半,沈从云考虑的并不是来自俄国的阻挠,而是来自俄国该死的地理环境,已经并不怎么发达的铁路运输线。
沈从云清楚的记得,以前看的一些俄国老电影里面,俄国的火车顶部都坐满了人的。这样的一个状况下,还能指望俄国人的铁路担当起唯一的运输任务的话,沈从云当真是脑子里面进水了。
沈从云只能寄望于一年之内从地面上控制地中海的两头入口,通过海路把物资和军需送到土耳其,再往欧洲去就方便了。当然这其中还有沈从云的私心,一年的时间足够德国人和英法打的彻底破产了。到时候德国人就只能看中国的脸色行事了。当然了,运气好的话,没准能把英国人在地中海的海上力量打跑了,沈从云干脆直接在意大利登陆好了。总之一句话,战火绝对不能在中国的本土发生。
至于亚洲的小弟日本,沈从云每每想起来尽管都恨的牙根疼,但暂时还只能忍着,让东海舰队的部分舰队看着日本,别让日本在后院起火就好了。打完了欧洲再回头收拾它,还怕它跑了不成?
这就是沈从云的全球战略,当然其中也有很多走一步看一步的含义。战场上沈从云并不是行家里手,很多东西沈从云只能站在一个战略高度上去想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沈从云一直担心,万一英国人绕过非洲的好望角过来,那又该怎么办呢?所以,这才有了沈从云要求德国的大洋舰队出击的事情。这么一个现成的打诱饵不用,放在军港里头也不怕发霉了。沈从云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了中国海军的一连串胜利,德国大洋舰队总不好意思还赖在家里不出来了吧?
……
事实上小毛奇的电报刚刚发回国内,整个德国统帅部上下陷入了一片欢呼之中。中国出兵了,印度洋上打响了,俄国内部还乱套了。这一系列的好消息,能不欢呼还有啥值得欢呼的?
德国总参已经在筹划着从东线调集大军转移到西线去了,甚至从中国海军前出印度作战这一现象,德国总参的那些世界上都是最优秀的军官们,已经基本判断出中国军队的大致走向,以及中国政府试图通过海路来缓解物资运输压力的战略构想。
德军总参甚至做出了一个判断,只要中国能在半年之内解决俄国问题,1917年底前增援德军一百万陆军,那么法国投降的时间表应该是1918年的春天。中国军队的果断及时的出击,等于是在英国人的物资大动脉上狠狠的割了一刀,胜利的寄望第一次变得如此的清晰。如果能够在1917年春天的攻势中击败法国,那么即便是美国人有参战的意愿,也不敢冒这个风险了吧?打败了法国,剩下一个英国还有什么好可怕的?单单靠潜艇封锁,就能让整个英国陷入万劫不复之中,更别说有了足够的物资,以中德两国的造船能力,一年之内两国海军超越英国,彻底的让英国退出历史舞台,这都是唾手可得的事情。
德国人的判断全部都是正确的,问题是,沈从云是怎么想的?这一点沈从云从来没告诉过任何人。至少有一点沈从云是非常清楚的,一个过分强大的德国在欧洲横行的局面,对于整个世界和平和稳定来说,对中国的全球战略利益来说,都不是一件太美妙的事情。
也许,在沈从云目送小毛奇兴奋的离开是,口中低吟的一句话,能够道明沈从云内心的真实想法。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未来的世界格局,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沈从云心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沈从云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夹来,里面有一份关于俄国革命的详细报告。
此刻的俄国,正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时刻。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党之间之前还是同盟,现在呢?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了,一切还会像真实的历史那样么?孟什维克还能蒙骗苏维埃代表把政权交给临时政府么?好像不那么可能了吧?列宁同志可是和沈从云之间有过多次思想和意见上的交流的。
第二十八章关键还是海上
出乎沈从云预料的事情出现了,孟什维克凭借手中掌握的舆论工具,在已经发生变化的历史过程中,再次复原了真实历史的一幕。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尽管列宁和托洛斯基为首布尔什维克党和资产阶级代表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大多数苏维埃代表还是像历史上那样,把票投给了孟什维克代表的资产阶级。
这样一个结果,让沈从云接到消息后,多少有点瞠目结舌。在书房里独自坐了整整一个下午后,沈从云似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至少在一战结束前,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真正发生转变的,只有中国历史而已,整个世界历史的格局,很多本质性的事情将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觉得自己想清楚后,沈从云立刻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中国军队出兵新西伯利亚的前提下,孟什维克是否还会继续秉承沙俄政府与协约国之间的约定,这一历史事件应该是不会再发生了。没有这一历史事件,接下来俄国的十月革命似乎就不会出现,或者说是提前。最重要的一点,孟什维克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继续一战的话,目前还显得非常弱小,而且还是少数派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夺取政权的道路上假如没有外援的话,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这一假设立刻让沈从云生出了警觉之心,当即给亲自起草了一份电文给列宁,在电文中沈从云称“俄国革命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窃取了政权的孟什维克,很可能会从前线把忠于他们的部队掉回来,然后宣布布尔什维克以及苏维埃政权是违法的。”
具体该怎么做,沈从云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列宁和托洛斯基都不是简单的人物,他们很快就做出了回应。苏维埃政权将积极做好武装自卫的准备,希望能得到中国政府的援助。
沈从云的担心很快就成为了显示,孟什维克甚至不等前线部队回来,迫不及待的宣布布尔什维克党是俄国局势不安定的主要因素,临时政府利用掌握的舆论工具,开始大肆攻击布尔什维克党,称他们为“暴徒”。
这一变化,立刻被列宁和托洛斯基利用起来,在工人中大肆宣传,临时政府又要走上沙皇俄国的老路了,将要举起屠刀镇压革命了。
3月初,临时政府宣布布尔什维克党为非法政党,宣布取消苏维埃政权,成立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联合临时政府。一场血腥的镇压开始了,首先举起屠刀的地方就是彼得格勒。克伦斯基与俄国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勾结起来,派出亲信部队包围彼得格勒。
历史在这一刻没有再次重演,早有准备的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抢先一步在彼得格勒发动了武装起义。
起义自3月3日凌晨3点开始,一天之内扫清了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力量,宣布在彼得格勒成立布尔什维克政权苏维埃,紧接着苏维埃政权宣布单方面终止与协约国的合作,号召前线将士不要在为帝国主义的利益卖命。随后,武装起来的工人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了,成功的击败了前来镇压革命的俄军,苏维埃政权基本站住了脚。
克伦斯基连夜逃亡莫斯科,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宣布彼得格勒的苏维埃政权是违法的,并且大量纠集从前线退回来的俄军,准备向彼得格勒发起新一轮的进攻。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对苏维埃政权发布的停战公告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沈从云亲自出席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政府承认俄国苏维埃政权为唯一合法的政权,并且将出兵俄国,帮助苏维埃政权消灭妄图继续将自身捆绑在协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