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节(1/3)
图。所以,中国海军尽管也在不断的制造新的战舰,主要发展方向放在了潜艇技术的发展上。
列强们更愿意相信中国政府是因为财力问题,才放弃了海军的大规模发展,集中精力发展陆军。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只能这样理解。
1913年的5月,利益分配的谈判正在进行期间,中国方面组建联合舰队的工作,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关于海军未来发展方向的会议,正在北京悄悄的进行中。中国海军的一干主要领导人无一缺席,也没人敢缺席,因为主持会议的是沈从云,制定海军发展战略的也是沈从云。
“以中国现有的工业实力,要想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绝对是缺乏长远战略目光的策略。所以我们要另辟蹊径,大力发展潜艇只是其中的一项措施,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一些,大力的发展航空技术与海军战术结合的领域。……,也许有的人不理解这个战略决策的思想,但是我想说的是,理解不理解,都必须坚决执行。”
沈从云用一种独断专行的方式,制定了中国海军发展的战略方向。现阶段飞机制造技术还出于相对落后的阶段,确实没有人能理解沈从云这种发展战略的长远性目光。
事实上沈从云也没法解释的清楚,只能来硬的,用个人的权利和威望来做到这一点。从内心的最深处看,沈从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尽管现在五十出头,外表上看起来只有三十五六的样子,但是沈从云更相信“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所以不惜背着一个独裁的名声,也要强行推行更先进的海战理论。至少要把这个理念深深的根植在海军这片土壤中。
沈从云纲领性的发言结束后,会议的下一个议题转到了出兵印尼上面来。这一次唱主角的无疑是海军,中国与荷兰之间的海军力量对比,用东海舰队司令邓世昌的话来说:“荷兰海军,土鸡瓦狗尔。”虽然有点夸张,但丝毫不过分。以目前中国海军上百万吨的总吨位,世界第五总吨位的排名,荷兰确实不是一个等级的。
关于联合舰队司令人选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沈从云以年龄太大为由头,直接任命更为年轻的李准为联合舰队的司令。最终确定了以两艘无畏级战舰、二十艘铁甲巡洋舰为主力,各种船只总量为三百艘组成的舰队,搭乘一个师的海军陆战队,开赴印尼群岛。
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全国媒体正在大肆渲染印尼华侨所收到的迫害,以及我军出兵的争议性的时候,沈从云连夜出了北京,乘专列悄然南下。
疾驰的专列在夜色中一路往前,灯火通明的车厢内,聂梓休与徐一凡笔挺站在沈从云面前。带着一副眼镜的聂梓休,正在侃侃而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