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变天 > 第224节

第224节(1/2)

目录

其众,其心各异也。其众代表,代表的是各省旧有督抚之利益也,而非代表全体国民之利益。一针见血,一针见血啊。”

严复被沈从云说的起了好奇心,不由身子微微前倾道:“怎么?沈大人既然以为在下说的有理,为何要办这名不副实的国民大会呢?”

沈从云等的就是这个,要论见识,严复无疑是当代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不过要比起沈从云多了两百年的见识想必,自然在观点上要落后许多。沈从云算到严复是做学问的人,自然任何道理都要究一个清楚明白,一番作态下来,今天的谈话就算开了一个好头了。

“先生问的好啊,从云何尝不知国民代表大会,实为掩耳盗铃之举?非所愿而,实为不得已而为之也。”沈从云一声长叹道,严复来了兴趣,凑趣的接过话道:“愿闻其详!”

沈从云心中窃喜,正了正嗓子道:“自北伐勤王之后,先帝陨落,痛失明主。举目四望,满清贵胄无一人能当此天下也。从云不得已推行共和制度,为的是维持国家稳定的局面。其二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共和制能证明从云为窥视天下之心,只有救国图存之志。其三,以共和联邦制维持国之完整,方可名正言顺,在稳定的前提下,徐徐推进变革,以待时日收潜移默化国民之效果。”

沈从云的一番苦心,融入了这其三之中。中国目前的现状,就算各省承认了联邦制度,实际上还是各为其政的现状。沈从云也不是不想一统天下,可是中国实在是太大了,一下把所有人都树立成敌人,肯定是不明智的举动。

沈从云字里行间的苦心,在严复这里一下就反应过来了,皱了皱眉头后,严复突然冷笑道:“沈大人何不另立大统?这样不也是名正言顺么?满清可谓气数已尽,却而代之有何不可?”

严复这时候谈兴被沈从云勾上来了,把椅子往前挪了挪,摆开一副长谈的架势。沈从云今天到这里来,就是要和这么老先生耗一耗时光,磨一磨嘴皮子的,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严先生此言差矣,中国的事情,坏就坏在皇帝上面了。从云既知其弊,如何能重蹈覆辙?”

严复听了一阵思索道:“此言不敢苟同,当今天下,远则有欧洲有立宪的英、德强国,近则有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崛起。别国能以君主立宪而起,为何我国不可?”

沈从云笑了笑道:“不知先生以为,我泱泱中华,为何落后于世界?”

严复一楞道:“清之一朝以来,闭关锁国之故也?”

沈从云哈哈大笑道:“严先生所言,皆表面现象尔。实际上,我中华自南宋理学盛行以来,推行的就是以愚民为治国之国策。满人入关后,现成的统治理论摆在那里,拿过来用就是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满人能以数十万驾驭兆万汉人缘由之所在。更别说满人入关后,变本加厉,大兴wén • zì • yù以打击任何胆敢有不满言论。究其根源,满人乃以客居之心治国也,他们要的是奴才。满人害怕国人接触西方,所以推行闭关锁国之策,此我中华落后缘由之一也。其二,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中华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尤其是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模式自给自足,加之东有大海,西有天下地险为屏障,很容易形成偏安一方的局面。反观欧洲,因地理环境的缘故供给无法自足,引发了大航海时代,进而引发欧洲各国资产阶级为争夺政治权利的革命。其三,历来帝王,皆以天下为一己之囊中之物,殊不知,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也。从云弃帝制而行联邦,就是要反其道而行,就是要从根子上挖去人人皆有的帝王之梦,还天下于天下人也。”

沈从云这番话,放到21世纪,恐怕都很难说服一般的中国人,偏生严复是个做学问的,对于西方各国的体制和中国的制度都有相当的研究。沈从云的话又都说在点子上,不由的不让严复沉思起来。

想了一会,严复似乎觉得沈从云理论有问题,但是又一时找不到言论来反驳。客厅里一时沉默了起来,良久之后严复轻轻一声叹息道:“沈大人之见识,严复不如也。”

“非也,非也。从云所言着,实际上是受到了先生《天演论》的启发,正所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罢了。此番前来拜访先生,就是想请先生出山襄助来了。”

总算是把话题引到来的目的上了。

严复多少有点丧气的苦笑道:“在下一介书生,襄助一事从何说起?”

沈从云等的就是这个,淡淡的笑道:“从云拟请先生出任教育部长,摒弃旧学之糟粕,引进西方先进学说。另从云欲建一社会科学院,欲请先生出马,凭先生德高望重的身份,汇集国内精英,为政府出谋划策。准确的说,社科院乃政府之智囊也,大部分国策的制定,都要经过社科院的可行性研究后放能实施。”

沈从云这个想法,无疑非常的新鲜,这念头国家大事,沈从云时候轮到一帮子做学问的人指手画脚来着?严复听了不由的眼前一亮道:“哦,此话当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