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1/1)
看见刘步蝉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不由的笑道:“心里不服气是不是?觉得日本人应该没胆子乱来是不是?我告诉你们,根据情报显示,日本人从英国购买的两艘君权级战列舰,已经正式交货,不出三个月就能回到日本。甲午战争后,日本海军虽然遭到重创,但是其国内的工业能力,远远要在我国之上。可以说日本就工业而言,已经完成追赶西方的任务。最新的日本军费开支,已经达到了国家预算的50,其中海军的投入是军费预算的50,他们向英国连续定购的战舰多达8艘。两位将军,不能放松警惕啊,我们这位邻居,骨子里充满了对外扩张的野心,稍微的有点不小心,他们就能整出点事情来。更别说眼下俄国人已经开始在东北边境增兵,并且和东北旧满势力往来频繁,预计在未来的五到八年内,中俄之间将不可避免的爆发一次边境冲突,水师可谓任重而道远,俄国人的远东海军力量,在法国人的帮助下,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别说,俄国人还控制和旅顺和大连呢。”
沈从云说的严肃,刘步蝉和林泰增也渐渐的脸上露出严峻之色,一旦如沈从云所预料的战争爆发了,水师是否能击溃俄国的远东舰队,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战场。
三人正说话间,克泽推门进来,冲沈从云一笑道:“沈,记得让他们把未来五年内海军的发展规划交上来,财政部胡雪岩那边,还得由你去说话,胡雪岩那边我说话没用,多一分钱都不给。”克泽笑着说话,把脑袋缩了回去,消失了。
刘步蝉和林泰增面面相觑,立刻明白一个现实,眼下的新军可谓内忧外困,远远不是报纸上说的那样,联邦制度的前途一片光明。他们也是旧军人出身的,自然明白各省督抚都是老油条了,沈从云打的什么算盘他们能不知道?别的不说,以前各省上缴政府的税金,现在沈从云是一分钱都别想得到了。
克泽刚刚提到胡雪岩,就听见外头胡雪岩在怒吼:“克泽,你给我出来,凭什么又要增加军费投入,你当我这个财政部长是下金蛋的母鸡么?一开口就是每年五千万银元的开支,我告诉你,门都没有,三千万已经是极限了。”
门砰的一声被踹开了,胡雪岩依旧怒声道:“克泽,你别藏,给我出来。”
沈从云这才明白,刚才克泽为啥跑的那么快了,难怪沈从云来到总参,克泽笑的那么开心,原来是庆幸挡箭牌来了。
胡雪岩怒不可遏的样子,看见沈从云在里面站着,立刻就哑火了。
“大人,您怎么也在这里?”
沈从云笑道:“雪岩兄,这才来天津不到三天,怎么火气这么大?谁招惹您了?说出来我帮你揍他一顿。”
胡雪岩看见刘步蝉和林泰增也在,更是脸色难看的哼哼了一声,这两位似乎察觉道胡雪岩暴走的原因和自己有关联,连忙缩着脖子悄悄的溜了出去。
沈从云笑着把门带上,回头对气哼哼的胡雪岩道:“有什么话,好好说嘛,看你把克泽给吓的?来,坐下说话!”
胡雪岩在沈从云面前,总算是压制住了火气,猛的往椅子上一坐,忧心忡忡的对沈从云道:“大人,您只知道北伐,打北京城,您知道现在的财政赤字是多少么?刘永福那个混蛋,占领北京后控制了户部的银库,我派人去接收他还不答应,说什么财政部还欠着他五百万元的军费。克泽一开口就是追加军费开始三千万元,你说我这个家还怎么当下去?虽说美国人的贷款和德国人军事合作协议,让财政部喘了一口气,可是北伐的窟窿三千万元我还没补上呢,你们军队这不是欺人太甚是什么?眼下我们虽然占了北洋,可是各方面的收入体系还在重新调整之中,所有部门都在伸手要钱,财政这个家实在是难啊。”
沈从云知道胡雪岩日子难过,这时候只能安抚道:“雪岩兄,消消火。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嘛。克泽追加军费,都打算做点啥?”
“做啥?水师方面开口就是一千五百万,说是扩建威海军港,兴建新式船坞,另外还要把定远、镇远两艘战舰改造成快速巡洋舰,向英国定购一艘君权级战列舰,快速巡洋舰两艘。你说这当口,我上哪去弄银子去?”胡雪岩大倒苦水,沈从云听着心里也是一阵的无奈。北伐一战,耗费巨大,这些年财政方面由于扩军的速度的加快,一直都是在满负荷运作的,拉下亏空一点都不奇怪。
“被动火,眼下我正在责成唐绍仪和法国人谈判,提出用越南的铁路和西贡的租借,开放云贵数口岸为抵押,向法国贷款五千万元,谈下来的话能救急一时。然后财政部可以利用这一时间的缓冲,好好的整合一下目前各地的财政收入状况。另外,一旦各省代表大会结束,临时政府成立的话,就有借口让各省上缴一定数目的款项,这算是开源。节流方面,你老兄就多多辛苦了,刘永福那边回头我亲自打电报过去,这家伙太胡闹了。”
其实刘永福控制着户部的银库一事,根本就是沈从云的意思。沈从云的打算是存点私房钱,在天津和上海扩大船政学堂以及补贴一下军情统计局,现在看来这些都得泡汤了,被胡雪岩看上的银子,想藏着掖着都不可能了。当着胡雪岩的面,沈从云只好出卖一下刘永福,自己不背这个黑锅。
第四十六章黄袍加身的诱惑
从云一番话语下来,胡雪岩脸上的神色好看多了。其实胡雪岩心里比谁都清楚,总参上交财政部的预算,根本就是经过沈从云同意之后的产物,要不胡雪岩怎么怎么只到总参来闹,而不上沈从云那里去闹呢?这也正是胡雪岩的精明之处了,真要是到沈从云那里去闹,沈从云的面子何在?在总参闹一下,沈从云知道了肯定要想办法来安抚解决问题的,至少不会让胡雪岩空手而回不是,至于总参上交的预算,想改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了。胡雪岩闹一下,无非是想体现一下财政部分的重要性,利用沈从云来压一下军队的气焰而已。
沈从云其实心里也很明白,随着各方面力量的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小算盘打的哗哗响,谁不想多弄点本钱下来?所以沈从云这时候就必须出来,搞一搞平衡了,免得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
看看火气消了个七七八八的,胡雪岩也不好继续闹下去,起身告辞的时候,突然回头朝沈从云诡异的笑了笑道:“大人,正翔、少川两人昨日也到了天津,好像连夜拜访杏荪去了,您见着他们了么?”
丢下这句话,胡雪岩就闪人了。沈从云有点摸不着头脑,胡雪岩突然说这句话是啥意思?按说郑观应和唐绍仪到了天津,怎么着也该先来见自己不是,怎么摸到盛宣怀家里去了?李鸿章从北洋的位置下来后,盛宣怀表面上是隶属清政府的官员,实际上成了北洋方面洋务的总负责人。由于盛宣怀和沈从云之间微妙的关系,荣禄曾经下令对付盛宣怀,但是具体执行的官员见风头不妙,怕沈从云秋后算账,事情就算是耽搁下来了,盛宣怀的安慰问题倒是不大的。
眼下北洋各大洋务产业,还都在盛宣怀的控制之下,唐绍仪和郑观应上盛宣怀那里到也可以理解,可是胡雪岩为啥要神神秘秘的样子?
事情肯定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郑观应和唐绍仪的忠诚问题,沈从云也是不需要担心,可是这三个人偷偷的见面,到底搞的什么名堂?
对于不清楚的事情,沈从云自然不能放心。总参这边半年内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军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北洋,监视东北,威慑两广,进逼福建。这些都是表面文章了,沈从云倒是不需要操心的。
越想心里越觉得不对劲,沈从云出来叫上李小三,直接奔着盛宣怀在天津的府邸去了,现在盛宣怀还是天津海关道的道员,兼着户部侍郎的职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