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2/2)
“儿子去给亲爸爸请安,这才知道亲爸爸来看六叔了,也就跟了过来。”
慈禧勉强的笑了笑道:“来的正好,你六叔应该有话对你说。”
病榻上的奕忻,冲着光绪微微的拱了拱手,脸上的红润更清晰了,一条一条的青筋在额头上像一条一条扭动的蛇。
“皇上,太后。奕忻看来是……不成了。走之前……有些话说出来可能……犯忌讳,你们别往心里……去。”
慈禧脸上露出兔死狐悲的惨笑,赶紧接过话道:“六爷,您有话只管说。”
“大清朝自当年入关以来,十余朝,数百年,如今快走到尽头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满人的要想继续在这紫禁城里呆下去,祖宗之法,是到了该变一变的时候。再不变法求新,满人的天下,就真的要到头了。”
奕忻断断续续的话语,听的慈禧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不断变换着脸色,边上的光绪紧张的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细的冷汗,不住的用眼角的余光看着慈禧脸上的表情变化,一个字也不敢说。
“六爷,少说两句吧,你的身子不会有事的,熬过这个冬天,还是生龙活虎的。”慈禧勉强的笑着劝慰了一句,病榻上的奕忻这时候突然一阵剧烈的喘息,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猛的坐了起来,冲着慈禧大声的说道:“老嫂子,你我争斗了几十年,如今我一个快死的人了,你就听我一句吧,大清朝一定要维新啊,不然……。”
“噗!”的一声,激动的奕忻猛的头一斜,一口血喷了出来,落在地面上的居然是一小块一小块的黑色血块。
喷血之后的奕忻,身子猛然的往后一倒,边上的人赶紧扶住的时候,慈禧的目光正好对上了奕忻最后一刻那无奈、惶恐、迫切的眼神,看着奕忻努力的想再抬一次手没能成功后,眼睛一闭,脑袋一歪。
院子里的雪下的更急了,漫天没有尽头的雪花,不多时已经将这个世界装扮的银装素裹,天空一支孤单的乌鸦,在空旷的原野上无力的飞行的着,发出“呜哇!呜哇!”一阵一阵的悲鸣声。
“哇!”御医慢慢的收回手,轻轻的摇头的瞬间,病房内哭上顿时响坐一片。一直面带关注的慈禧,也猛地身子往后一坐,呆呆的双目无神的看着屋子里的人哭天抢地的哀号着。
……
“要变一变了。我们不但要求士兵们绝对服从命令,还要让他们知道,当兵为谁打仗。”
上海城西的一片营房内,大门口戒备森严,“上海武备学堂”的大牌子边的柱子上,绑着一条德国狼狗,沙袋堆成的堡垒内,架着一挺马克沁。
“将贵智,兵贵愚!这一套自打有军队那会,恐怕就已经成为了治军的一条戒律。当兵只需要服从命令就行了,别的不需要知道。照我看,这一套老规矩,如今要变一变了。我们不但要求士兵们绝对服从命令,还要让他们知道,当兵为谁打仗。”
中心礼堂内,五百多名新军的各级军官,端坐在其中,挺直着身子听着台上沈从云的讲话。
“我们是新军,你们作为新军的政治部的军官,到了部队后,必须多跟士兵们交流,多跟他们谈一谈世界大事。让他们明白,只有我们当兵的不怕死了,战场上打的赢,才能确保家里的老婆孩子不受洋人的欺负。这年月为啥洋人能在中国横行?不就是因为大清朝的军队,打一仗败一次么?我大老远的从西方回来做什么?不就是想让中国摆脱受列强欺压的命运而努力么?”
这五百余名军官,都是沈从云从各地前来的投奔的年轻学子中挑选出来的,有文化的,单独成立了一个政治系,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政治、经济、思想等等。沈从云不但专门成立了这么一个系,其他的学员进入军校后,也必须每天接受政治教育。
支部建在连上,这是太祖的一大创举,正是这一创举,才保证了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沈从云现在无法跟士兵们去讲什么民族大意,讲什么民主思潮。只能在连级单位都设一个政训代表,团以上设一个政训小组,师以上设政训部,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士兵们去了解世界,灌输只有绝对忠于沈从云,确保对军队的绝对控制。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