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1/4)
力排众议,也才勉强修起了在湖广境内的路线,其他地段还只都是在勘测阶段而已。况且,修路耗费巨大,户部的一百万两银子不过杯水车薪,如今能修起湖广境内的路段,已经是耗尽这些年香帅筹募之资了。”
哦,原来是这样,张之洞惦记着让自己帮忙不说,还惦记着自己的口袋呢。
“既然在江苏修路阻力甚大,为什么不改道河南呢?经信阳、郑州到保定,这样路程不是近了很多。至于银子,一可以借贷外债,二可以联手李中堂一南一北相对同时施工,可以加快修路进程,三还可以成立铁路局从民间招商。”沈从云按照历史上的说法,加上自己的一点看法,辜鸿铭听了这话,立刻陷入了沉思之中,好一会才露出喜色道:“沈大人不愧为能吏,一语点醒梦中之人。”
“啊!”沈从云心里出现一个大大的感叹号,感情这芦汉铁路的路线,最后还是自己出的主意啊,老天爷还真的会玩人。按说张之洞没有搞汉阳铁厂,手头怎么说也能弄出个五六百万两银子吧,怎么到现在还在叫穷?要说张之洞可不是什么往自己口袋里装银子的人,倒也是想做点实事的主。以张之洞湖广总督的职务,修一条铁路还有这么多麻烦,可见这年月要做点事情有多难。
说的高兴的辜鸿铭,自顾自又继续道:“既然沈大人给出了这么多的好主意,日后这芦汉铁路上的事情,少不得要沈大人帮忙,比如联合李中堂一事,这个中间人非沈大人莫属也。”
辜鸿铭这是铁了心要把沈从云拉下水了,对沈从云来说,倒也是算正中下怀,能染指芦汉铁路,对日后甲午一战,只有好处而没坏处,要紧的是一定要赶在甲午年间,把铁路修起来,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是一两家来运作那么简单的事情了,首先一个黄河大桥,没有一两年是修不起来的。
送沈从云到了长沙城内住下,辜鸿铭便匆匆告辞离去,回去给张之洞复命。沈从云在长沙也不逗留,推拒了当地官员的宴请,次日继续上路,直奔上海而来。
沈从云到了上海,已是深秋季节。十几个护卫,两辆马车,沈从云一路轻装简行,力求最快时间内到北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