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1/3)
传世之作,发出甲午战争前夕要求变法的最强音,以至到十九世纪末,重印了20次,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版本最多的书。从甲午战败的阴影中难以走出的光绪皇帝,看见《盛世危言》后,下旨印刷2000部,分发给大臣们阅读学习,时称“救国之灵柩金匮”。
现在郑观应要和自己搭伙干,那《盛世危言》之本书,郑观应还有没有时间去写,倒是要打个问号了,没准自己这个小蝴蝶的翅膀乱煽,把这本传世之作给扼杀在摇篮里也不一定了。
想到这些,沈从云嘴角挂着高深莫测的笑容,看着郑观应不说话,郑观应有点急了,怒道:“行不行你说句话,看不起我,不想合伙你就直说。”
沈从云微微一笑,伸出右手来,口中轻声道:“ok!成交!”郑观应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双手紧紧的握住了沈从云的右手,沈从云的左手也搭了上来,两双来自不同的世界,却同样有力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第十八章夜访
漫漫长夜降临了,书房内孤灯摇曳,沈从云坐在椅子前,已经足足一个多时辰没动地方了。房子是李鸿章送的,三进三出的别院,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沈从云住在李鸿章送的屋子里,却不得不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今后与李鸿章的关系该如何走下去?
李鸿章是一个典型的旧吏,不论他如何招贤纳士,如何的试图发展洋务运动,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维护大清朝这个摇摇欲坠的危楼。官督商办的企业模式,本质上是为了聚敛民间财货为其所用,沈从云从本质上是不可能和李鸿章走到一条路上的,分歧既然存在,那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斗争,不可避免的出现你死我活的局面。
可是眼下该怎么办?沈从云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比起李鸿章,还是一个连路都走不稳的小孩子比一个彪形大汉,为今之计,只有妥协,妥协是令人痛苦的,但也是必须的。
“嘭嘭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大门外悄悄的停下了一顶小轿子,一个瘦小的黑衣人,使劲的拍打着门。
“来了,来了!谁啊?这么晚了还来敲门?”看门的丁老头也从上海跟来了,揉着惺忪的睡眼,慢腾腾的来开门。
敲门声也惊动了负责安的李耀祖,拎着一把短枪带着两个巡逻的手下走了过来。
“丁大爷,怎么回事?”李耀祖问道,丁老头很是不爽的低估道:“阿拉也不晓得,开门看看才晓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