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1/3)
的干活,历史镇南关大捷也是出了大力气的,沈从云虽然心中有气,说话的语气还是相当尊敬的。
苏元春见沈从云上来说话,不由露出喜色道:“沈大人来的正好,潘帅命我部前往西线接应滇军唐景崧部,会同唐部回头再来守关。本官正想求沈大人,是否能分配一些枪弹给我部。”
沈从云听了连连冷笑道:“苏大人,您是百战之将了,您觉得潘大人这个决定,合适么?”
苏元春被这话说的脸一红,低声道:“沈大人,潘帅乃上官,且于本官有提携之恩,这个……。”
苏元春欲言又止,沈从云用脚趾头都知道他心里肯定不满,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想到历史的苏元春,配合冯子材取得的镇南关大捷,沈从云也不好为难这位一代悍将。
“好,我拨三百条快枪,子弹三万发给苏将军。”
苏元春闻言大喜,别看苏元春是广西提督,沈从云只是一个沪局的会办,可是沈从云背后有李鸿章这座大靠山,大家还不是一个体系的。苏元春的手伸的再长,也不敢对沈从云吆五喝六,更别说沈从云收下还有一千多人,就算来硬的,苏元春手下的两千残兵,也占不到便宜。
苏元春领了枪弹也走了,镇南关上可战之兵,只有沈从云这支外来户,还有前方正往下退的杨玉科部。按说,沈从云只要是怕死的,直接把枪弹丢给某部,那就算交了差了,拍屁股走人,一点事都没有。可是,沈从云非但没走,反而下令手下,每日修筑工事,准备打仗。
第十六章大战在即
留下来的沈从云,连续几天陆续又收拢了五百余未受伤的败兵,都是来自潘鼎新部,从凉山跑回来的。沈从云一个都不放过,全部扣下来。
一直等到19日,前方传来消息,杨玉科将军帅部撤到文渊一线布防,领着一营官兵往镇南关方向来了。
沈从云立刻率一哨官兵前往迎接,走到半道上,前哨回报,杨玉科将军就在前面。
杨玉科,中法战争中殉国的一代悍将。
对于杨玉科,沈从云心中多含敬仰之情,当下急急策马迎了上气。
蜿蜒的山道中,山脚转弯处,沈从云看见了一队人马,当先策马在前者,是一位身材瘦小的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