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1/4)
渠源锐站了起来,长伸了个懒腰,叹了口气:“忙啊,真忙啊。”
确实,这段时间内,五寨堡内除了黄来福外,就数渠源锐渠掌柜最忙了,每天,他都要会见无数的商人,除了原来商定合作的一些商家,如平遥的李家,介休的侯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外,还有一些小商人,也是经常地找上门来。
今年大明各处年景不好,粮少人多,各地粮食更是显得供不应求,在一片惨淡中,五寨堡这个暴出大丰收的新大粮源就显得特别注目。特别是听闻千户大人将近30万石粮都卖于了渠源锐后,堡内的商人们更是疯狂了,这么多粮,如果自己能从中抢一点,那获利就非常丰厚了。
眼下粮食可说是个好东西,需求是有多少要多少,不说别的,单是九边各个军镇,对这粮食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五寨堡这几十万石粮,无论运到哪个军镇中,都不会冒起多大浪花,再来一百万石,各地也决对轻松吃下。
特别是五寨堡靠近各边镇卫所,从这里买粮运粮后,路途便捷,比起从汉中,晋中,甚至江南等地运粮,可节省成本多少?因此,这些天中,来大东街祁县会馆拜访的人流可说是络绎不绝。
而对于眼前的情形,原本在堡内开设分店的那些李家,侯家,潘家等大商贾们,他们家族中原本来的初衷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新冒出的粮源,对五寨堡原来这样一个小军堡并不是报有多大的期望,但现在五寨堡的表现真是出于他们的意料,他们家族中已经有人商定,是否将五寨堡作为以后自家重点经营的大粮源之一。
不说渠源锐在价格上,货源分成上与各个商人扯皮。当然,商人们都是精明的,他们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这方面上。很快的,渠源锐就和各个行商牙商们商定了一系列的买卖事宜。没过多久,载着五寨堡的粮食的车马便开始向各个州县边镇贩运。
近九月份时,五寨堡内更是商贾云集,各地粮商米商纷纷前来五寨堡,或坐庄五寨堡,或从渠源锐那分购粮米,再贩至各地。一时间,五寨堡成为了晋北的一个新兴米市,贩夫商客籴而转卖他地者,络绎于道。
当然,各个商贾将粮米从渠源锐那分购后,由于要积米盛粮,自然是这堆盛粮食的各色塌房与库房是所需不少,而这库栈自然是建在五寨堡内才是最安全,毕竟这是防守相对严密的军堡,有驻军数百,而且千户大人那一千余威武的新旗军一看就让人有安全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