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3/4)
没钱没粮时谈练兵,只是空想,就算黄来福有满肚子的打算,也只能按捺下来。这时的军户,以五寨堡的军户旗兵们为典型,普遍身体孱弱,因为平时吃饱都难,所以体能严重不足,你再和他们讲什么先进的东西,没有力气训练,也是和空气讲。
而黄来福心目中的强军,就是建立在严酷的训练上的,这就更需要非常充足的营养上。营养怎么来的?就是钱和粮堆出来的。
而养兵是非常不易的,需要支用的钱粮非常庞大。就以黄家那60个家丁来说,比起五寨堡的普通军户,这些家丁每人每月需支粮二石,每月还需银八钱,年又要支赏银八钱七分,每人还给马一匹。一年单需粮最少就在18万斤。还不算银钱,马料,额外的恩赏抚恤养老等支用。
这些人的钱粮所需已经让黄思豪竭尽全力了,而黄来福将来不能只靠这60个家丁打天下吧,在他的初步计划中,这五寨堡的1120名旗军,他将来都要编成足额强军的。以家丁的标准而言,这一千多人,一年又需要粮钱多少?如将来有五千人,一万人,一年又需要粮钱多少?
要干大事,就免不了钱粮,而如自己都不能养活五寨堡的军民,就谈不上改变五寨堡,进而改变天下了。就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道理。
第13章大农庄计划
不过还有个问题,就算五寨堡的粮田恢复到以前风调雨顺时,粮食产量也是远远不能满足黄来福心目中的需求。
中国几千年来大部分实行的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似的自然经济,五寨堡当然也不例外。
这种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以种植粮食为主体,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以生产自给为目的,经营方式落后,农民年复一年重复简单劳动,所得很少,由此造成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缓慢。
这种自然经济不但生产力落后,而且在自然灾害面前往往无力,单人独户,个人力量总是小的。一遇天灾人祸,人民往往流离失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