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嫁妆(2/4)
像姜大军的丧礼,就是典型容城这地方的丧礼格式,在主屋院子里架一灵棚,停棺三天,以供后人祭拜,三天之后,火化下葬。
之前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就是停棺三天,后来改成了一天,再后来又改回来三天,为什么呢?
这其中经历过两次变故!
第一次变故是国家推行火化的时候,那时候大部分百姓都不愿意自己先人身亡之后,还得被火烧成灰,所以就把停棺三天改成了只停棺一天,就匆匆下葬,有的为了躲避火化,甚至当天夜里就会偷偷落葬。
再后来火化逐渐被百姓所接受了,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大家都流行出去打工了,一个家族之中,天南海北的相距几千里地的都正常,虽然通讯方便了,一个电话就能通知到,但人家回来也需要时间。
这样一来,又改回了停棺三天的习俗。
而子嗣后人的穿戴,更有讲究!
这里面还有口诀。
子戴正孝女包头,兄弟挂颈侄戴偏,父母若在不见白,儿媳孝要挂腰间,若是孙辈满堂跑,红配绿来笑开颜。
儿子戴孝要戴在头脑正中,孝结打在双眉之间,这叫一脉传承!
女儿是外人,不能打孝结,得连头带脸的用孝布包起来,这叫蒙头受恩。
死者兄弟辈的就挂在脖子上,寓意刎颈之交。
侄子的孝结则挂在脑门旁边,比孝子年龄大的挂左边,比孝子年龄小的挂右边,寓意兄弟同义,相助辅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