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我伐天下 > 第169节

第169节(1/1)

目录

抗深明医理,知道女人在二十五岁左右是身体状态最佳的时期,等到三四十岁再结婚的话会对生育产生很大影响。因为当时十四岁就可以嫁人了,赵抗觉得自己给她们留出十来年找婆家,怎么也应该够了,而墨子的标准则太过苛刻了。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赵抗同时规定,担任公职或军职的女人不受该法令影响,想什么时候嫁,甚至不出嫁都可以。赵抗的解释是,对于这些女人,他一向是当成男人来用的……

赵抗这人虽然有着很严重的大男子主义,认为女人的天职还是做饭洗衣生孩子。但在个体上,那些女人只要能力达到要求,他却不会因为对方的女人身份而区别对待,这点也许就是当初陆仁专门讲过的“完全客观的态度”吧。

赵抗还规定,无论多么有钱有势,妻妾数量都不得超过七人,侍女数量不得超过十八人,以防止一些巨富或权贵藉囤积美女来显示身份地位。这道法令颁布以后,也有很多人反对,但是当赵抗表示自己也不例外后,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其实大部分多置妻妾侍女的家伙也不过是为了面子,事实上他们光应付几个就够头痛的了,赵抗这样做他们心中其实是欢迎的。不过为了“男人的尊严”他们嘴上肯定还是强烈反对……

反对的人中也有不少是忠于赵抗的人,赵抗现在虽然只是称王,但实际上等同于皇帝,历史上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嫔妃成群的?多生子嗣对皇帝来说很重要,他们认为妃嫔太少的话对此不利,但赵抗现在还年轻得很,并不怎么想要孩子,光现在收养的两个就够他头痛的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新国家新制度(四)

说到人口就不得不提及族群问题,目前赵国境内除了汉人以外,其他民族的数量也不下三十万,算上深山老林里的土著恐怕更多。而惩治完那些叛变的臣属,将他们的领地变为赵国直领后,异族人只怕要超过一百万。赵抗虽然现在已经不完全赞同陆仁更为偏激的主张,但是对于不服从统治的那些异族人,他还是毫不手软的,光是当初移风易俗时就杀了五万多人。

赵抗对待异族人的态度很明确:如果服从他的统治,并接受赵国的法律约束,那么就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如果做不到的话,就毫不留情地驱逐或除去。赵抗很反对汉人传统中入乡随俗的做法,在他看来,这样做只会导致移居海外的汉人移民被迅速同化,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那里的汉人后裔其实不少,可是怎么看都不能算是汉人了。赵抗的要求是移民的同时,也要将文化传播到海外,这样才是长远之计。另外,汉语汉字也是识别汉人的重要标志,赵抗因此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国民身份这个名词也由此出现。

赵国境内所有的成年汉人都可以获得国民身份,而异族人则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才能获得国民身份。具有国民身份才能享受到前面提到过的税制、抚养小孩等各方面的好处,而不具有国民身份的人不但享受不到,还需要承担更高的税负和徭役,徭役还是无偿的,而国民服徭役时,赵国官府则必须按市场价格支付酬劳。

异族人获得国民待遇有几种途径,但无论哪种途径,都必须识汉字会汉语。测试标准是,能用汉字写一段不少于三百字、文理还算通顺的文章,并能将其用汉语读出来。满足这一条件后,如果父亲是国民的,直接获得国民身份;如果母系连续三代都是汉人的,也可以直接获得国民身份;如果母系是汉人但并未达到连续三代的,只需要在赵国境内定居超过五年便可以获得国民身份;即使是完全的异族人,也可以获得国民身份,不过一般情况下需要定居二十年才行,但是如果建立了较大的功勋而受到认可,则有可能直接获得国民身份。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赵抗发起的扫除文盲运动,他要求境内所有四十岁以下的人,无论男女,都必须会写超过三百个常用汉字,他专门派人进行教授,那些先生的费用由中央财政来出,他的计划是在三年内全部达成。由于毛笔用起来难度比较大,下层平民学起来很费力,赵抗便允许他们暂时用炭条来书写。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后来从西方引进鹅毛笔之后才有所改变。由于繁体字学习起来也并不是很容易,赵抗对那些年龄稍大的民众降低了要求,只要满足同音同调,“通假字”可以大量使用……

这其实是天大的好事,大大有利于知识的推广普及。可是那些读书人大多对赵抗让那些体力劳动者也有机会识字很不满,而不少下层百姓觉得学写字很麻烦,还看不到有什么明显用处,也有人不满,搞得赵抗里外不是人。不过还好,不满归不满,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基本达成了目标,当然这也是后话了。至于名声,赵抗现在已经颇有“死猪不怕开水烫”之感了……

在办学之前赵抗还做了一件令天下震动的事情,他为手下的三万多将士举办了盛大的集体婚礼,可谓是空前绝后,光开支就超过了二十万金币。新郎中有几千人来自于近卫师,固然有赵抗偏爱的因素,也更反映了他们的赫赫战功,因为只有功勋超过一百的才有资格参加这个婚礼。虽然新娘中的大部分都不是自愿的,但是他们的丈夫基本都经历过家破人亡的痛苦,对她们一定会倍加珍惜,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毕竟现在还是人命贱如狗的乱世……

对这个婚礼最仇视的应该是金人和南宋朝廷了,因为新娘中有不少是掳来的女真等胡族女人,其中还有几百名解救出的赵宋皇族的公主和后妃宫女等等。这个消息传出后,南宋朝廷上下口水纷飞,极尽埋汰诋毁之能事。不过要他们带兵前去惩罚的话,肯定没一个人愿意的,反正骂骂人自己又没损失,还能过过嘴瘾,何乐而不为呢?金国方面则要平静得多,他们似乎更明白有了实力才能报复的道理。婚礼上也有人乘机问起赵抗自己何时大婚的事,赵抗立即顾左右而言他……

目前赵抗收容的小孩数量已经超过了万人,因为战乱而失去父母是很常见的事情。这其中有成为忍者潜质的几百人,已经被选出接受特殊训练去了。赵抗也进行过比较,shā • rén还是中土的杀手刺客更强一些,但要说打探情报、下毒骚扰、散布流言等方面,忍者的优势相当地大,在忠诚心方面就更是无可比拟。其他的孩子目前都在接受基本的识字教育,但光会识字是没什么用的,所以开办学院的事不能再拖了。

按赵抗的计划,全国需要立即办起一百所学院,主要学习军事、医术、武功、工艺、行政等课程,赵抗同时还将其中素质较佳的五百多人选出,与皇族出身的“天骄”营一起学习,互相促进。于是,赵国的第一学府——轩辕学院成立了,最重要的课程是兵法,不光是理论,而且还有大量的实践内容,学制三年,第二年起就要定期去军中锻炼,第三年则完全在军中度过,并会参加实战。赵抗出任轩辕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并在空闲时亲自教授兵法等部分课程,除了兵法外轩辕学院也开设了医术等其他课程,因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军事天分的。

赵抗同时准备将收养孤儿的范围扩大到南宋境内,不过要求自然要高得多,素质上乘的才收,这项工作委托给了四海钱庄,现在它已经是天下三大钱庄之一了,王五的工作还是很出色的,不过也是托了赵抗不断追加投资的福。

轩辕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全是免费的,而赵抗准备在下一年开始向普通家庭招生,到时候会收取不菲的费用。但是因为赵抗规定,日后要想出任公职必须受过学院教育,那些富人的子女还是会趋之若鹜的。

至于教师嘛,那就简单了,军事课程基本上由没有战斗任务在身的将领和退役的官兵担任,医术教师则部分是军医、部分是聘来的名医,工匠方面就更不缺了,武功那更是人才济济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