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1/2)
“这一次你们战死了许多袍泽对不对,你们很伤心,我也很伤心。”李重看着面前的兵卒,拍着胸口喊道。
“作为一名军人,征战沙场是你们的本分,打仗没有不死人。作为你们的主公,我也会尽到一个主公的责任……陈琳!”李重高声喊道。
“下臣在!”陈琳立即来到李重身边应道。
李重指着面前的军卒说道:“你立即清查战死的兵卒,继续给他们的家人发放军饷,家有子嗣者,军饷一直发放到幼子成年,没有子嗣的,军饷发放给妻子,如妻子改嫁,一次性发放十年军饷。”
“重伤者,饷银照例发放。”
顿了顿,李重接着说道:“战死军卒如果是独子,父母官府养之!如有克扣战死士卒军饷者,立斩”
陈琳立即恭声道:“诺!”
李重话音一落,兵卒们立即欢呼起来,李重的话打消了他们唯一的顾虑,乱世之中,这些兵卒并不怕死,他们怕的是自己死了,老婆孩子怎么办、父母怎么办?
没有了这些顾虑,这些兵卒并不害怕拼命。
第七十四章一郡之地
查看过阴馆的户籍、府库,李重终于露出笑脸来了,阴馆作为雁门郡的治所,无论是人口还是储备都比广武多得多。
阴馆的共有户七千三百四十三,口二万四千一百二十八人,壮丁五千一百七十四人,府库之内粮食两万余石,李重抱着户籍猛亲了一口,杨丑真是好人啊,给自己留了这么多好东西。
不得不说,李重的想法很有问题,他自己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他知道天下局势会发生什么变化,接下来就是群雄并起,天下逐鹿的态势。可别人不知道啊,能看出天下大势的人不多,也就曹操、袁绍等有数的几个枭雄在疯狂备战、未雨绸缪,陶谦之流的还在做自己的富贵梦呢。
杨丑绝对算不上枭雄,在三国里他也就是个三流人物,能有多高的见识,大家要都是曹操、刘备那样的枭雄,天下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所以,杨丑一点也没有练兵争霸天下的心思,也可以说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只是为了防备黄巾余孽,才囤积了些粮草而已。
过了几天,李重等人将阴馆的政事安排的差不多了,也将大本营搬到阴馆,李重就叫陈琳上表自求郡守一职,陈琳领命,带着些金银财宝,直奔长安去了。
趁着这段时间,李重又将投降的军卒去芜存菁,留下七百余人,又在阴馆重新招募了一些壮丁,共计一千五百人,再加上马邑投降的五百兵卒,李重现在共有军卒六千余人,其中骑兵近千。
不到一个月,陈琳自长安赶回阴馆,一见到陈琳满脸喜色,李重就知道事情办得必然非常顺利。
一问之下,陈琳笑道:“恭喜众位大人,主公不但拿到了雁门太守的印信,众位大人也都升官了。”
太史慈由于比较出名,被封为虎烈将军,这是五品的杂号将军,程昱被封为郡丞,陈琳自己被封为长史,周泰蒋钦等人也都被封为各县的县令,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李重把玩着手中的大印,心中有些疑惑,李傕有这么好心吗?见人就封官。
李傕当然没那么好心,不过封官也不用李傕花钱发放俸禄,何乐不为呢!更何况李重还是李傕执政后第一个上表的,李傕要是真敢不同意,以后谁还敢找他办事啊,所以李傕必须做出这个姿态。
再说了,李傕同不同意也就是一个表面文章,他犯不上得罪人。
大家欢天喜地的分账完毕,收起自己的大印,众人就开始商量如何增强实力,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人总是不自觉地想要招兵买马,扩张地盘,李重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勾起了这些人的野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