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节(2/2)
曹丕笑着摆了摆手,对凉茂说道:“伯方,你在辽东呆过,公孙康这个人究竟如何?”
凉茂是山阳昌邑人,学问很好,说话议事常喜欢引经据典,是个标准的儒生。曹操为司空时,辟他为司空掾,策试优等,补侍御史,后来泰山盗贼横行,又外放他为泰山太守,他到任之后,晓喻众贼,平境安民,不过一个多月,躲到山里的百姓出山的有上千家。这虽然跟盗贼本是被官府逼得活不下去的百姓有关,但他的名声和家世在其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他转为乐浪太守,经过辽东时被公孙度截留住了,想要让他为自己效力。凉茂虽然人身不得自由,却没有答应公孙度。公孙度曾经想趁曹操出征时偷袭邺城,被凉茂阻止了。他在辽东被软禁了好几年才回到朝庭,历任魏郡太守、甘陵相,每到一个地方都治理得不错。这次曹丕出征辽东,以他熟悉辽东的事务,向曹操请调他过来任左军师,颇为看重。
“公孙兄弟,皆无大才,不过倚仗着辽东偏远,才能割据一方。”凉茂不屑地说道:“中原大乱,迁居辽东的大儒名士那么多,他用上几个?北海王政有勇略雄气,他不能用,却畏恶欲杀之,这等容量浅小之人,如何能成大事。将军两路齐出,平定辽东指日可待。”
“但愿如此。”曹丕哈哈一笑,心情颇不错。
司马郭表匆匆的走了进来,见众人皆在,不由得愣了一下,陪着笑向众人打了个招呼,急步走到曹丕面前,将一封信递到曹丕手里。曹丕扫了一眼信封,眼皮跳了一下,他随手将信塞进袖子里,笑着对众人说道:“诸位也忙了大半天了,到外面吃点点心,喝点茶水,休息一下吧。”
张承等人一见,知道曹丕有密事要办,一个个起身告辞,曹丕客客气气的送他们出去,然后才转回来身重新坐好,拆开了信封快速的扫了一遍,脸色顿时变了,眉毛几乎倒竖起来,牙咬得紧紧的,太阳穴怦怦直跳,脸上红白相交。
郭表见曹丕脸色不对,不免有些紧张起来,他试探着问道:“将军,是不是邺城出什么事了?”
郭表是郭女王的从兄,郭女王的亲兄弟死于战乱之中,郭表便承继了郭女王的父亲郭永,曹丕开府之后,就把他招过来做了司马,算是个信得过的亲信,与邺城郭女王联系的事情,都由他经手。也因为如此,他才敢在曹丕心情不好的时候发问。
“仓舒前天到许县了,丞相大人……这几天心情不错。”曹丕有些咬牙切齿地说道,他用力地将信纸捏成了一个团,背着手转了几个圈,喃喃自语:“还真被季重猜中了……还真被季重猜中了……”
郭表吃了一惊,曹丕是长子,可是曹操做了武平王之后,一直没有立他为太子,甚至连他的母亲卞氏也没有立为王后,这里面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现在曹操趁着曹丕在征战的机会又把曹冲调了回来,显然不是纯粹的想儿子那么简单,他是想彻底抛弃曹丕了,仓舒回来了,他是不是该传位给曹冲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郭家就算是彻底白忙乎了。
“哼哼哼……”曹丕仰着头,强忍着不让胸中的委屈化成眼泪流出来。
他对曹操充满了怨恨。他是长子,母亲又是已经扶正的夫人,他也没有什么过错,凭什么父亲就要剥夺他的继承权,反而要让给仓舒?仓舒那么聪明,那么能干,年纪轻轻就是车骑将军、广陵县侯,以他的本事自己挣个王爷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什么要来抢夺本来是他的爵位?父亲这是哪根筋搭错了?如果他不是这么偏心,而是一碗水端平,他们兄弟合力,以曹家现在的权势何止是一个王爷,就算夺了刘家的天下也是一句话的事情。如果他做了天子,他可以把几个兄弟都封成王,他不是没有那个容量,他也不是容不下自己的兄弟,可是他们为什么容不下自己?不仅仓舒一步步的把自己逼上绝路,就连子文、子建这两个同胞兄弟也站在仓舒那边,不跟自己一条心。亲兄弟靠不住,反要来靠别人。
父亲不公,老天不公。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坚持装模作样的做什么孝子。
曹丕沉默了半晌,低下头打开了手中的纸团,又展开看了看,嘴边掠起一丝狞笑,他一边将手中的纸伸到灯上点燃,一边对郭表说道:“密切注意邺城的动向,让女王不惜代价,一定要掌握丞相大人的一举一动,包括他的身体状况,随时向我汇报。”
“喏。”郭表连忙点了点头,“将军还有什么吩咐?”
“准备几匹快马,随时准备出发。”曹丕忽然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