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2)
做什么事都顺利了好多。比如来招纳豪杰,这不到一年的时间,他手下仅手军就有了一万之众,一万之众啊,想想那些人马,他就觉得开心。不仅如此,有了这两位之后,那些看了就让人觉得头疼的账簿再也不用他操心了,后勤的事情都被孔明搞得井井有条,不用自己操一点心。
唉,要是以前就能遇到这样的能人就好了,也不至于得了徐州却又被吕布那个匈奴人的混血儿抢了去。
“二位先生,可有妙计助我伯玉侄儿?”
诸葛亮和徐庶互视了一眼,不由得都有些惊喜,刚才他们还在议着这事,想不到事情立刻就摆到了眼前。只是刚才他们也想到了,现在刘琦如果要争位,只怕难度不小,一来刘琦还没有完全掌握手下的将领,二来刘琦远在江夏,一旦刘表忽然去世,就算是刘表要把荆州传给刘琦,只怕刘琦也没有机会接手。
“公子,江夏的兵将,你可掌握得住?”徐庶问了一句。
刘琦面色一红,有些期期艾艾。他到江夏才半年,虽然他是刘表的长子,是正牌的接班人,可是黄祖留下的那些粗坯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私下里叫他小白脸,还有人叫嚣着要带人去投江东,说是甘宁甘兴霸现在在江东混得很不错,现在手下有两千多人,屯在当口,一定很欢迎他们这些老朋友。另外还有些人是蔡瑁掺的沙子,更不听他的了。
徐庶见他面红耳赤的不说话,心中暗叹了一口气,看样子是没掌握住。他有些为难地看了看刘备,刘备也有些意外,怎么刘琦都到江夏半年了,那些人还没控制好。
刘琦见他们神色不对,越发的尴尬,赶紧说道:“你们放心,我这就回去,抓紧时间笼络人心,许他们以富贵,我想他们会站在我一边的。”
徐庶正要再说,却被诸葛亮拦住了。诸葛亮和声说道:“伯玉兄,你也不必紧张,这笼络人心,说起来难,其实也不难,那些人出生入死,无非图个富贵前程,你做了这荆州之主,这富贵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刘琦听了,也觉得有理,连忙用力地点点头。
诸葛亮又接着说道:“伯玉你是长子,又素得刘荆州喜爱,这荆州的人都是知道的,小人的谗言只能一时得逞,刘荆州聪明睿智,不会长久受到蒙蔽的。只是,看今天这个样子,只怕是刘荆州已经被小人所困。伯玉你身为人子,当思为父解难啊。”
刘琦脸一红,想到父亲现在被人困在府中,身患重病,而自己想进府探望一下都做不到,实在是内疚不已,被诸葛亮这么一说,更觉得自己无能,又是难过,又是悔恨,眼中的泪水越发的收不住了。
诸葛亮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背,继续说道:“伯玉,我也知道你为人孝顺仁厚,不忍与仲玉生分,只是现在情势由不得你,你需狠下心肠才是。”
“孔明,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父亲现在只怕也由不得自己,只是江夏那些兵痞,一言不合就拔刀相斗,急切之间,我实在是没有把握,所以这才来请叔父大人相助。二位大才,还请指教。”
诸葛亮看了徐庶一眼,微微点了点头。他们相知多年,深知彼此长处,徐庶擅长细务的策划,一般这些事情都由徐庶为主,他从旁相辅。徐庶见刘琦坚定了信念,这才开口道:“既然公子决心要对付那些于刘荆州不利的小人,又与我家主公有叔侄之谊,我等不才,自当竭尽全力相帮,公子尽请放心,我家主公手下也有一万多人马,加上江夏的兵将,虽不然蔡瑁的手下人多势众,却不是没有机会。公子请先回江夏抓紧时间整顿人马,我等商议一下,到时必然给公子一个满意的答复。”
刘琦见他们应了,连忙称谢,刘备扶紧他说道:“自家叔侄,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说什么谢字,岂不见外了。”
“侄儿还有一事相求。”刘琦感激涕零,抓着刘备的手说道。
刘备连忙说道:“有什么事你尽管说来,只要我刘备能做到的,无不应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