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节(1/1)
原初想象的那般重要。
就算当上了皇帝,那又如何,难道有人真的能够活一万岁吗?到头来,其实还不是帝业王图,皆成大梦?
便连曾经一统六国的秦始皇,派出多少方士求医问药,寻找着海外的仙山宝岛,最后又剩下了什么?文治武功俱称鼎盛的汉武大帝,北击匈奴,南扩万疆,最后也不是难逃一死?
可是他也不想去取消这项传承千年的制度,不管万岁是如何的虚假,朝官知道,每一朝的帝王都知道,可是他们却需要这样的一个精神má • zuì,江山日幕,老年人更喜欢沉缅于往事,有的时候,他也会在疲倦之余,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皇宫之中,想象些往日的辉煌,沉浸在千世万世基业永固江山流传的美梦当中,看着那些人前人后趾高气扬的大臣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却只有一个个跪在自己面前山呼万岁,这种尊崇与高高在上的感觉,谁又能摆脱。
可是他没有想到,也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明知道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他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好走,蒋琬却请求暂时离去,要觅一僻静之地为情儿治伤。
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大为不解,而太子一党却是心中欢喜无限,走了就好,你这一步走出去,就再也不是朝庭命官,再要杀你,可就没有什么人会注意的了,他们巴不得蒋琬离开,朝中好少一个绊脚石,也好减了昭王那边的一份实力,你这一去,可再也回不来了,别说三年五年,也许只要一年,这朝中就形势大变,谁能说得准,李泯还有多少时间好活?
京城变幻多端,历来都是风云莫测,也许一夜之间,巨富之家就成贫寒之士;今日的帝王明天就会成为曾经日日在自己御阶之上跪拜臣子们的阶下囚……
天要变,谁也拦不住,也没有人能猜准,如果能猜准,他就是圣人了,天下还有什么事,可以放在心上。
对于蒋琬的离朝,太子一党极力支持,说这是人之常情,治病救人乃第一大事,日后再为朝廷效力不迟,李温斜眼看向李穆,李穆却一直低垂眉眼,不知道在想什么,本来应该是他第一个站起来反对的,可是此刻听着朝堂之上不绝的争吵之声,他却诡异的一言不发。
李温本能的感觉到一阵奇怪,只是对于能赶走蒋琬,这件事无论从哪里看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也就未细想,仍是竭力支持蒋琬离开。李温支持,他属下的臣子自然见风观影,纷纷跟上,而李穆那边,大家看昭王都没有出口,自己自然不便乱说,第一次集体缄口不言,这下整个朝堂,除了少数几个声音,竟然全是支持蒋琬离开。
世事就是如此奇妙,本来李温是蒋琬的敌人,可是却大力支持蒋琬的这个举动,世间没有什么敌对朋友,只有利益,在自己的利益上,假的也可以变成真的,真的也可以说成假的,如此不合理的要求,满朝文武,反而纷纷出言赞赏,蒋琬自提出奏表之后,便退回原位,不发一言,只是嘴角边泛起一抹冷笑,这个结局,早已经在了他的意料之中,否则他也不可能在此时提出离开。
在那些大臣们心中眼里,区区一个小小的婢女算得了什么,死了也便死了,哪里及得上自己的前程万里锦秀将来……怎么能拿一个婢女的伤病便枉顾国事?舍弃君王朝堂而去就著一个卑贱的婢女。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行,足可诛其九族也让人没有话说。
看着下面这一群嘈杂的人群,李泯隐藏在冕琉之后的眼睛隐隐带上了一层怒气,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完全不理会这些,即使再说不通的事情,到了利益面前,也可以随口邹出上百句赞赏之词。
几乎大部分人都在支持蒋琬的决定,另一部分人则陷入沉默,李泯看着下面的这群衣紫饰金的朝庭gāo • guān,心中忽然升起一股无力之感,就算他是一国帝王,也无法让这些人违背他们的利益去做事。这是千古不变的铁律,利益高于一切。
他当然也知道这件事情背后是谁下的手,指使血雾楼的主人是谁?只是这些,他偏偏不能说,稳定压倒一切,他并不想因此就废黜太子的东宫之位,既然不能废,那么自然只有留下,可是一旦这种震撼人心的消息传出去,太子居然买通刺客刺杀和亲使臣,只怕要在民间刮起一阵恐怖的旋风,很多有心人也会利用这个机会打压太子,兴风作浪,就算自己不下诏,太子还能做得下去么?
因为如此,他对蒋琬是有一丝内疚的,这在以前,是绝不可能的事,只是他终也老了,人老了,心也就柔软了一些,以前很多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事,现在也觉得应该温和一些。
他的确有权利指责蒋琬以及众臣,就算他要将蒋琬下狱,都没有人会说他什么,可是这些年,他更多的已经是想的日后之事,从小他就雄图伟略,不甘心做一个平凡的皇子,及至极位之后,大力进行改革,也算颇有成效,尤其是成功的瓦解了四大世家在朝一手遮天的局面,是他平生最为得意的事情。
只是昔年的那些手段,虽然是为国之将来,却也狠了一些,阴了一些,就算只是一个蒋家,诛连九族,甚至一些朋友都被牵连进去,可说是染血清崖,史书之上,将会怎么去写?
历来历史之上留传下来的名君,虽然名垂千古,可是行事往往为人所诟病,始皇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千秋伟业也传下一个暴君的骂名,汉武帝一生崇尚武功,大力开拓疆土,劳民伤材,最后岂不也是遭人百般非议……
虽说一将功力万骨枯,要成就一个帝王的盛名,又岂是万骨枯就可以的,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到老年,就想要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在丹青史之上书上一笔,以前下手过狠,估计后人不会有什么好的评价,到晚年自然也要做做样子。
蒋琬这是为了治病救人,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婢女,李泯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不答应是正常的,如果答应,传出去反倒显得自己仁厚大度,而且……就算自己不答应,看着下面的满朝文武,沉默的沉默,另一大半几乎都是支持的声音,就算他是一国帝王,又岂能独力违逆众意。
他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他了,可是独揽朝纲,禀意而行,而且,心中对蒋琬的那一点轻微的愧意,看着蒋琬年纪轻轻却仿佛老人一般苍老的样子,他忽然就心软了下来。
抬头看了一眼李穆,他也在奇怪这孩子今天怎么不据理力争,毕竟蒋琬留下,对他可是大有好处,可是李穆这次却没有直面他,低着头,看不出有一丝要挽留的样子。
犹豫了一下,李泯还是最后动言,挽留了一下:“李爱卿这是为国事操劳,理应嘉奖,你那婢女,不妨带到宫中,朕请两位老太医,为她诊治如何?”
蒋琬摇了摇头,还是拒绝了,其实早已经有皇子带着太医过去了,不过看到情儿的伤势都只是摇了摇头,对这事李泯自然也有所耳闻,他这样说,也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关心之情而已,见蒋琬最终还是拒绝了,去意已决,虽然有点失望,最后还是允了。
不过他还是没有这样放弃,说道:“李爱卿为一婢女,不惜万水千山前往求医,着实可歌可泣,朕之南唐,出了这样一位人物,岂能无视,朕准你所奏,离朝求医,不过这辞官一念你就打消了罢,朕加封你为金紫光禄大夫,准你御旨求医,凡我南唐境内,任何医馆,都可以任你留住。”
说着他挥手命令武承恩拿来一个玉盘,揭开上面的红绸,里面是一块九龙缠绕在一起的和黄古玉,武承恩走到蒋琬面前,看到这块古玉,群臣失色,就连太子李温、昭王李穆都不由得感到震惊,李泯说道:“朕赐你九龙玉佩,持此佩者,凡在我南唐任何郡县,危急之时,都可以寻求保卫,如果有什么要求,也可以向郡首县官提出。所过之境,必将通行无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