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2/2)
所以当昭王李穆,来到她下塌的城西别馆,邀请她游览建邺城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之时,她满口答应下来,精心的收拾了一下,便出门来,笑着向李穆说道:“昭王殿下,请!”
此次出来,不同皇宫,她还是戴上了一幅淡纱,对于已经在朝会之时见过她一次容貌的李穆来说,透过那隐隐约约的面纱,再想到朝会之上她那盈盈若如一掬秋水一样的绝世容颜,此刻却又像刚开始相见一样,无法看见,不由得兴起一丝失望。
人常说秀色可餐,然而看过一次吴婉的容颜,再见到蒙上面的她,不时看向她那蒙上面纱的绝世容颜,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煎熬了。
只是李穆毕竟是李穆,这许多年的克制,学习,让他早已不将任何真实的情绪流露在外面,伸手相廷,道:“请!”
吴婉看了一眼面前的那辆雕金镶玉的华贵马车,随即向李穆微笑道:“昭王殿下,这辆马车太过华丽,一看就不是平常人家,我们此去只是随便看看风景,顺便领会一下贵国的风土人情,这样一来,只怕所有人都会知道我们的身份,哪里还看得到真正的景色。”
她话里有话,李穆本是聪明绝顶的人物,自然一点即通,怔了一下,随即笑着拍了拍掌,登时一名皂衣官史匆匆忙忙奔了过来,李穆对他附耳几句,那人一脸堆笑,连连点头:“是是是,下官这便去便,昭王殿下请稍等,下官这就去!”
李穆挥手道:“那还不快去!”
那皂衣官员吓得身子一震,没有回话,便一溜烟的跑了出去,不到片刻,便从别馆之中,另开了一辆古朴大方,外表看起来却简单至极的马车出来,停在一边。
李穆看了一眼,笑着向吴婉说道:“公主提醒得是,是李穆没有想像周全,还请公主恕罪!这辆马车怎么样?公主要是不满意,可以再换!”
吴婉急忙道:“不敢,那辆马车一看就是花费了殿下极大的心事,吴婉感激都还来不及,而且有时间,那也是可以乘的,只是今天我们是出去游览一般,看看贵国的富丽繁庶。便不用太过扰民了。”
当下两人踏步上了马车,蹄声得得,便向北门外宣武门而去。
几人在建邺城中几处风景名胜古迹处转了一圈,鸡鸣寺的香火鼎盛、夫子庙的热火朝天、秦淮河的风光如画、桃叶渡的幽寂清绝……都让吴婉不住声的赞叹。
当时已近午,李穆建议先回城吃点东西,再继续游览,吴婉却说道:“既然我们只是出来游览,就不必回城这么麻烦了,找家幽静一些的酒楼。不是更得游玩的乐趣?”
李穆当即拍掌叫好,应允之后,问车夫附近有什么好的地方?车夫恭恭敬敬地答道:“这附近三里,有一座观止亭,旁边有知味馆,里面的东西,都是很好吃的。”
李穆以询问的目光向吴婉看去,吴婉笑道:“既然有如此好地方,那便去吧!”
李穆笑道:“只要公主不嫌弃。”吩咐车夫折而向西,直奔观止亭这边而来,将近之时,却听得半山腰上,一缕琴声自远传来,那琴声幽幽淡淡、绵绵泊泊,有时寂寞,有时低徊,有时激昂,有时幽然,有时萧疏,有时却又怅狂,带着余音,一声声直敲击入到人心中去。
吴婉掀开窗帘,向外望去,只见半山腰上,一八角小亭立在积雪之中,亭中一个披着黑色大氅的男子,正自抚琴。身后站着一名白衣少女。因离得太远,都看不真切。然而这琴声却不尽不绝,兀自隔林传来。
吴婉笑向那李穆道:“昭王殿下,南唐果然尽出雅调高古之士,这位公子的琴声,仿佛那天山上的冰雪,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却又觉得温暖。殿下最喜交士,不知可知道这亭中的人,是哪一位名士么?”
李穆也看见了那年轻男子,似乎在哪里曾经见过?但一时又说不上来,他转头向车夫问道:“到了什么地方了?”
那车夫指了指半山腰上的那八角小亭,说道:“这便是老奴所说的观止亭了!”
第六卷白衣卿相第一百五十二章天下奇联.无双无俦
“到了?原来这就是观止亭。”李穆与吴婉两人都不由得相视有些诧异,刚才听这车夫说观止亭,以为是一处什么样的地方呢,竟然只是路边山间的一处普普通通的八角小亭,并无任何特异之处。
那车夫说道:“是啊,这观止亭看起来普通,但据说当年诗家仙宗李帝花路过此地之时,曾在此喝过一壶酒,然后命随从拿过笔墨,在亭左边,趁着酒意,写下了一幅奇联,然后写完上联,他就酒醒走了。”
“后来不少人听说此事,前来此地想要对出这个下联,却无一人成功,遂成绝响。虞允文虞大人听闻此事之后,拿着那对联研究了半天,也没有对出来,最后说道,此联已是绝作,谪仙人妙手偶得,多在醉中,此联原本就是绝对,虽只半幅上联,然意已尽,而世间再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