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节(1/3)
轨带着这些人到了泗沘城下,城中马上打开城门投降,刘仁轨和水师将士们目前已经控制住了这座百济的都城。金德曼比刘仁轨先到泗沘城下,只是百济人对新罗人仇恨很深,即使城中是一团散沙,泗沘城的百济人还是抵挡住了新罗人的进攻,三天之间金德曼就损失了六千多人。没想到我大唐水师一到,泗沘城竟然不战而降,刘仁轨不费吹灰之力就控制了泗沘城,对此金德曼十分不满,亲自进城向刘仁轨提出抗议,认为新罗在南线牵制了百济大批军力,功劳十分巨大,让刘仁轨把泗沘城让给新罗,否则就要来向朕讨个公道。”李世民一口气说到这里,忽然笑了起来,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接着道:“刘仁轨当然不答应,还态度强硬的让金德曼速速退兵,泗沘城以北必须由我大唐接管!金德曼悻悻而去,扬言说马上就要派出使者来向朕讨个公道,若是找不回公道,就要好好考虑一下和我大唐的盟友关系。”
众人听完都笑了起来,若非大唐出兵攻打高句丽,新罗只怕一两年之内就会灭亡。而且开战以来,新罗除了牵制了百济兵马,根本就没有打几场像样的仗,此时眼看胜局已定,金德曼竟然想趁机扩大势力范围,从强大无比的大唐手中抢地盘,众人当然认为这是一个笑话。
张焕虽然脸上也带着喜悦的笑容,心里却有些心酸,不过更多的却是欣慰。在他重生之前的那个时代,所谓强盛富强的天朝上国遇见事情除了抗议、抗议、再抗议,还会做什么?如今倒是好,只有别人来抗议的份儿。
李世民笑完之后,对那信使道:“朕就不回信了,你直接带个口谕回去给刘仁轨。”
信使躬身答应,屏息凝视准备记住口谕。
“告诉刘仁轨,就按他说的以泗沘城为界,泗沘城以北的领土必须寸步不让!若是新罗人胆敢意图不轨,刘仁轨可以展示一下我大唐水师的武力!”
信使牢牢地把话记在心里,躬身一礼退了出去。
信使出去后,张焕笑道:“这次班师之后,阎立德大人又要忙活一番了。”
程知节不解道:“叔珩此言何意?”
“自然是重新制定我大唐的版图,这件事岂不正是阎立德大人的首尾?”
程知节哈哈一笑,对张焕竖起了拇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