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节(1/2)
肯定不会有事的。”长史王炳见张俭久久沉默不语,上前低声安慰。
“唉!”张俭叹息着摇摇头,“是本都督的错,应该坚决阻止他去河西岸的!”
“这也不能怪大都督!”王炳也叹了口气,“谁能想到昨晚忽然降下大暴雨,而且短短半个时辰河水就上涨到这么大!张焕将军他们虽然人少,不过准备得很充分,在河对岸坚持几天,等待水退去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愿如此吧!”张俭依旧面沉如水,如果张焕有个三长两短,自己这辈子就完了。
“报……大都督,英国公传来消息,皇上已经到达营州城外六十里地,请都督准备迎接!”
张俭再次看了一眼河对岸的密林,用力摇摇头,转身上马向来路而去。王炳赶紧上马跟上,离开前特意留下了十几人,让他们随时留意河对岸的情况。
张俭回到营州城之后,不敢耽误就赶紧带人出城迎接后继大军,堪堪赶到城南二十里处,李世民的中军已经到了。
“张焕呢?怎么不来见朕?”见驾之后,李世民不见张焕的身影,马上询问张俭。
张俭躬身道:“皇上,张焕将军带了人渡河查探地形去了。”
李世民随意问道道:“快回来了吧?”
“皇上,臣有罪!”张俭也不顾地上泥泞,苦着脸拜倒在地,“张焕将军一定要亲自渡河,臣阻拦不住,只好由得他去。不料昨晚忽然一场大雨,辽水上涨,浮桥被冲毁,张焕将军短期内只怕回不来了!”
“什么!”李世民大吃一惊,“什么时候去的?”
“回皇上,昨天午后去的。”张俭偷偷看了一眼黑着脸的李世民,硬着头皮道:“皇上放心,张焕将军一行扮作了高句丽人,而且辽水上涨之后,河对岸的高句丽人也会疏于防备,不会知道张焕将军渡河的事情的。一旦河水退去,张将军肯定可以安然归来。”
“你给朕仔细说说,他到底为什么要亲自渡河!”
张俭提心吊胆给李世民禀报的时候,张焕一行正在密林中穿行,不时有人滑倒在地,旁边的人赶紧一把拉起来继续前进。
昨天那几个百姓告诉张焕,上游河对岸三十余里开外全都是沼泽地,因此高句丽人并未在上游驻扎重兵。张焕对照地图发现,如果大军能从沼泽地穿过去,不但可以避过几座囤积重兵的坚城,而且还会像一把尖刀一样,一刀从高句丽的肋部插进去,将高句丽的南北大军一分为二。
看清情况之后,张焕就决定亲自过河,去看看能否从沼泽地进军。说干就干,张焕马上召集众将商议。对于张焕的想法,众将领都很赞同,不过大家却坚决反对他亲自前往。张焕花了许多口舌才说服众人同意,亲自带着薛仁贵和房遗爱,率领三百精锐骑兵和纥干承基暗刺所部一起渡河。
商议妥当之后,张焕就去找了张俭,将想法说了之后,向他索要干粮水囊、桐油布等物,还特意要了百余套高句丽人的军服,以备不时之需。由于张焕的坚持,张俭只好无奈的答应下来,很快就替张焕准备好了一切东西。张焕也不再耽误,将部下交给何潘仁和程处默,马上带着向导,从上游那座小浮桥渡过了辽水。
刚刚渡河进入密林,下游就过来一队高句丽的巡逻队伍,为了不暴漏行藏,张焕放过了这些人。高句丽人见到泉嗥等人的头颅,大惊之下也没在上游多停留,很快就沿着来路而去。等到这伙人远去,张焕继续在向导带领下东前进。
开始前进很顺利,向密林深处前进了十几里之后,就开始遇见大片的沼泽地,大伙只好在林间穿行,前进速度十分缓慢。由于出发的时间很晚,等到到达大沼泽地边缘,天色已经昏暗下来,根本就看不清楚地形。
张焕只好下令就地宿营,明天再查看地形。不料当天夜里忽然下起了大暴雨,好在带了很多桐油布,并没有造成大的困扰,张焕却整夜都在担心河水上涨。天亮之后,薛仁贵亲自沿来路查看,果然辽水忽然暴涨,那座小浮桥早已经无影无踪。
虽然河水回落之前回不去,不过所带的食物很充足,又在密林之中,不怕高句丽人发现,因此张焕并不是很担心,开始认真地查看大沼泽地的情况。花了半天时间,张焕沿着大沼泽地南边走了一圈,还让人上拴长绳试探沼泽地的水深浅。结果很令人欣慰,如果不算暴雨忽然增加的水量,在沼泽地边缘开出一条路来是完全可行的。
查看完这里的地形,张焕找来周铭,询问可有渡河良策,结果周铭告知说,向东北方向前进百余里地就是玄菟城,说不定可以在那里找到船只。张焕听取了这个建议,让大家穿过林间小路向玄菟城进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