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节(1/2)
贞观宝钞的事情,借机提出要在伏俟城设立一家分理行,专门负责贞观宝钞的兑换。张焕详细的讲解了贞观宝钞的安全可靠,明确地告诉诺曷钵,五个月之后,大唐就会废止金银货币的流通,只会接受贞观宝钞做交易。
如今吐谷浑的各种出产,九成都卖给了大唐人,如果不能和大唐做交易,只怕所有的货物都会烂在手里。既然整个大唐都换了钱币,诺曷钵没有丝毫选择的余地,稍微一思索就答应了下来。
不过张焕提出推广棉花种植的时候,却遭到了宣王一伙的猛烈反对。宣王的理由是吐谷浑自古就是游猎为生,如今虽然定居在了伏俟城,不过大多数部族还是逐水草而居,一旦推行种植,势必影响多数族人的生存。
慕容且末自然全力支持张焕,和宣王争吵不休,以突厥人定居在碎叶城为榜样,再三请求诺曷钵答应下来。
诺曷钵左右为难,最终并没答应张焕的这个要求,只是说会派人去碎叶城,看看突厥人的具体情况再做决定。
这件事虽然没谈拢,不过张焕并不是太失望。有了威信王的保证,再加上诺曷钵会派人去了解碎叶城的近况,吐谷浑推广棉花种植只是早晚的事情。
因为这件事情没有谈成,热闹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直到诺曷钵传来歌妓献舞敬酒,大殿里才再次热闹起来。
第一百九十六章初到布达拉宫
初夏的高原正是一年最美的时候,处处青草依依,草丛中点缀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张焕策马奔上一座小山丘,眼前是一口不大的湖泊,湖水如同镜子一般平静,蔚蓝色的湖水中,可以清楚的看见天上云彩的倒影。视线再向前移,越过大片牛羊群之后,已经能看见数十里开外的布达拉宫了。
经过数天跋涉,终于见到一直向往的布达拉宫,张焕的心情十分喜悦。
“大人,前面就是布达拉宫?”见到这么险峻的地势,王玄策也惊讶不已。
“是啊,据说这座宫殿群至今还在扩建呢。”
俩人正在闲聊,远处出现了一队骑兵,不一会就到了近前。为首一人散发披肩,浑身挂满金银饰物,正是吐蕃大相禄东赞。
张焕跳下马背,向山丘下走去。
“张大人,别来无恙乎?”到了近前,禄东赞也翻身下马,抱拳行礼问好。
“多谢大相牵挂!劳烦大相前来迎接,本官真是过意不去!”
“张大人太客气了!本相多次去长安,都承蒙大人照拂,可惜一直没机会回报。这次大人来了逻些城(拉萨),一定要让本相尽尽地主之谊啊!”
“大相才是真的客气!赞普和公主可好?”
“一切安好。张大人,这几位是?”
张焕指着王玄策等人,一一作了介绍。
见过礼之后,禄东赞笑道:“赞普和大家正在宫内等候,不如现在就过去吧。”
“哈哈,麻烦大相引路了!”
说笑声中众人各自上马,向着布达拉宫奔去。
到了近前,可以清楚的看见整个宫殿群几乎全都建造在悬崖峭壁之上。虽然见过布达拉宫的图片,不过亲眼见到这座奇迹般的宫殿,张焕还是惊叹不已。
王玄策惊呼道:“好一座宫殿!”
禄东赞面带得意地笑了笑,开始介绍起了布达拉宫的详细情况。
松赞干布登基之后,将都城从泽当迁到了逻些,接着就开始建造布达拉宫。当时只是建造了几座宫殿,后来为了迎娶大唐公主,才开始大幅度扩建。如今的宫殿群,已经有三道城墙,近千座房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就居住在最中央的宫殿。
到了山脚下,已经不能骑马上去了。禄东赞派人将张焕的部下带下去妥善安置,自己领着张焕和王玄策沿着台阶向上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