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节(4/4)
“臣等参见皇上……”
“众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皇上……”
“唐俭何在?”
唐俭赶紧上前一步:“臣在!”
“这次顺利发行贞观宝钞,爱卿居功至伟,朕会加以褒奖。春浩,宣旨!”
春浩捧起圣旨,踏前一步朗声宣读起来。
唐俭已经贵为一品国公,在爵位上已经不可能再进一步,因此李世民加封他为太子太师、赏赐宝钞二千贯、良马一匹。太子太师虽然是个虚职,不过却象征着无比的荣耀,对于唐俭来说,这种荣耀远远大于金钱的赏赐。
户部的其他官员,也大都被加以奖赏。不过几个月之后,暗中和李友接触的那些人,都被寻了个由头加以治罪。
漕帮和王氏一族,也都被李世民大力褒奖。王叔易还被封为从七品的承奉郎,虽然也是虚职,不过因为商业贡献被封官,王叔易成了大唐建立以来的第一人,当然,他出自太原名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苗影和计无智等漕帮的主要人物都被重赏,李世民还赐下了‘忠君爱国’的牌匾。
圣旨刚一读完,魏征就出班反对,认为封王叔易为承议郎,违背了重农抑商的国策,请李世民取消这道旨意。魏征言辞激烈,又有孔颖达和萧瑀等人支持,李世民也不好强行通过,索性让朝臣们讨论一下这件事。
对做出贡献的商人封个虚职,而不给任何实权,这其实是张焕的建议。此时商人地位极其低下,张焕相信为了获得朝廷的封赏,即使是个虚职,也会有更多的大商人效忠朝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