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1/3)
虽然外表粗犷,却饱读中原诗书。剑南道大败之后,禄东赞深知要想击败大唐,必须先学习了解中原的文化技术。就是在他的坚持之下,松赞干布才决意和大唐和亲,以便获得更多的好处。
寒暄几句之后,房遗直和张焕带领着禄东赞一行进了长安城,将他们安置在了驿馆,就进宫去向李世民复命。
刚走到太极殿外,就见尉迟敬德走了出来。见到张焕二人,尉迟敬德笑着点点头,也顾不得寒暄就急匆匆的离去。
进了太极殿,却发现长孙无忌、李绩和房玄龄三人也在。见到他们进来,都很和善的笑了笑。
“皇上,吐蕃使者禄东赞已经安排在了驿馆,并且告知他明日卯时参加早朝。”行礼之后,房遗直出言禀报。
李世民点点头:“其他藩属国的使者都通报过了吗?”
“回皇上,都通报过了。”
“很好,房遗直,你去好生安排一下明日的朝会大典,一定要彰显我泱泱大唐的气派。张焕,你留一下。”
“遵旨。”房遗直答应一声,对张焕点点头退了出去。
“来人,赐座。”
“谢皇上。”
李世民也不绕圈子,直接问道:“朕听英国公说,你对于吐蕃的和亲请求,有些看法很独特,给朕说说看。”
“这个……”张焕瞧瞧看了一眼李绩,见他笑容满面,知道没什么大碍,这才道:“微臣以为,和亲,乃是弱国为了侍奉强国,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我大唐国富民强,乃万世之太平盛世,岂可行和亲之举?历朝历代,凡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有哪一个肯和亲?诸如秦皇汉武,无不如是!皇上之丰功伟绩,已远远超乎前人,更不可轻易答应吐蕃的和亲请求!”
奉承话人人爱听,张焕说自己超过了秦皇汉武,李世民自然心情愉悦,捻须微笑不语。
房玄龄道:“前者刚刚将弘化公主下嫁河源郡王,禄东赞恐怕会抓住这个做文章。”
张焕摇摇头:“弘化公主的下嫁,那是皇上的恩赐!岂可与和亲相提并论!敢问皇上,松赞干布此人如何?禄东赞又如何?”
“这俩人短短几年就统一了吐蕃,都是雄才大略之人!”
张焕叹口气:“难道皇上以为,如此雄才大略之人,会为了一个女人屡次三番前来求亲,甚至不惜动兵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