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1/2)
”
纥干承基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低头沉吟起来。
“这些年来,你也很清楚那位的行事作风,可有半点仁义?亏你平日自诩侠义,却甘愿做他的走狗打手!”张焕看了他一眼,嘴角带着一丝讥笑,“何谓侠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尔等所为,可有丝毫利国利民?真是侮辱了‘侠义’这个词!”
“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李卫大喝一声,“纥干承基,你还不知悔改吗?”
纥干承基黑脸泛红,讷讷不能言,脑袋也弯得更低。
张焕见他还有羞耻之心,看来尚未不可救药,语气平淡道:“本官答应你,只要你幡然悔悟,绝对不牵连你们的家人!若是你立下大功,未尝不能免去他们的死罪!”
“大人此言当真?”纥干承基猛然抬起头来,紧紧地盯着张焕,想要确认他是否说谎。
张焕眼神清澈:“如今尔等性命都操于我手,本官何必大言欺诈?”
纥干承基叹口气道:“我相信大人!大人要我做什么,尽管吩咐。”
张焕开始以大义相责的几句话,最多只能是让纥干承基感到羞愧,却不会心甘情愿倒戈。张焕答应不牵连家人,甚至还可以免去手下弟兄们的死罪,这才击中纥干承基的软肋。除此之外,纥干承基近些年对李承乾极为失望,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你的那些手下,本官不会随便放了,要先看你的表现再决定!”张焕虽然知道纥干承基颇有侠气,仍然不会轻易相信他。
“任凭大人做主!”纥干承基知道,张焕此举也是理所当然,赶紧点头答应。
“你的手下都是些什么人?”
“回大人,大都是太子卫率暗中挑选出来的人,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小人当年的兄弟。不过他们一直待在利州,小人接到命令后,才去利州将他们带到这里。”
“利州?”张焕皱皱眉,记起来那是媚娘的老家,那边可是剑南道的辖区,“他们在那里做什么?”
“这个……”纥干承基看了一眼李卫和小痴,欲言又止。
张焕淡淡道:“直说就是,这俩位都是我的亲人。”
李卫闻听一愣,转头看了一眼小痴,小痴脸色微红,赶紧偏过头去。
纥干承基道:“大人,这件事说来话长,请让小人慢慢叙说。”
张焕点点头,纥干承基整理了下思路,就开始低声说了起来。等到他说完,张焕三人面面相觑,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事情!
“真有这事?”张焕深吸口凉气,语气十分惊讶。
“千真万确!”纥干承基重重叹口气,“小人虽然是回纥人,却世代居于长安,武德年间也曾参军为国效力,早就将自己看做大唐人了,所以这种事实在不愿跟从,早就有了举发之心,只是怕被人骂卖主求荣!如今告诉大人,小人心里也不至于时时内疚了!”
张焕见纥干承基神情沮丧,眼中也满是矛盾之色,这才相信他并非虚言,一时也踌躇起来。
原来纥干承基刚才说的话,归根到底竟然和张焕有关。
因为张焕的关系,侯思齐服毒自尽,李世民将漕运司交给了长孙冲。世家门阀一下子少了大笔收入,为了开拓新的财源,崔伯颜等人就和侯君集谋划向倭国贩卖兵器,并且很快在科考结束后着手实行。
侯君集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并没在长安附近的军队身上做手脚,而是把心思动到了利州驻军身上。理由很简单,利州驻军主将是侯君集的心腹。
贞观十二年时,松赞干布为了逼迫大唐下嫁公主,派二十万大军进攻松州。李世民当时任命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总领十万人马抵御吐蕃。击退吐蕃之后,仍然在利州、松州布下重兵,以防吐蕃人忽然袭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