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2/3)
李世民恍然,难怪小痴去了趟扬州就带回了苗奎和账本。心里却在纳闷,雯儿怎么也和张焕交情密切。
“皇上,小臣已经让漕帮的扬州船厂打造大海船,估计今年之内就有消息。开拓航线之事,漕帮一力承担,皇上每年只需要分红即可。”
李世民半开玩笑道:“朕可以分到多少?”
“大概一百万贯。”
李世民悚然一惊:“这么多?”
“小臣不敢妄言!”
房玄龄思考一会道:“只是仅凭你说的那些东西,即使是暴利,也难以解决千万贫困百姓的生活啊!”
“伯父,小侄还有后手!在天竺、西域、南洋一带有一种叫做‘白叠子’的植物,小臣称它为棉花,我大唐都以为是一种花草,其实错了!这是一种非常廉价的纺织原料,制作出的布匹足以替代丝绸,而且比起蚕茧来,棉花的价格还不足十分之一。”
房玄龄讶然道:“老夫去年就养过几株白叠子,花朵确实很柔软,没想到竟然还能用来做布匹。”
“这个棉花和你要说的事情有什么关系?”李世民似乎明白了一些,又似乎不明白,赶紧询问张焕。
“在奢侈品暴利诱惑之下,民间大批资金必然流入,肯定会产生资金过剩。到时候将这些资金引导向纺织业,大力将纺织业形成集团化、规模化,仅此一项,不但能创造极大的利益,还足以解决数百万贫苦百姓的生活问题。这才是小臣对世家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计!”
李世民有些不相信:“那个棉花真的有那么大用处?纺织一行,似乎效率非常低下,即使棉花真有大作用,只怕也难以养活数百万人吧。”
“皇上,小臣知道一种水力纺织机,可以将现在纺织的效率提高二十倍以上!”
水力纺织机结构简单,不过效率却十分的高。张焕熟读历史,对一些相对简单的先进技术都研究过,深知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些技术所蕴含的极大潜力。当初在扬州见到棉花,张焕就在寻思这件事。一直到了此时,才有机会禀报给李世民。
李世民严肃道:“此事非同儿戏,你可敢保证?”
张焕沉声道:“小臣用项上人头作保!”
“朕就先相信了你!不过若是大唐上下都种植这个棉花,百姓岂不是要饿肚子?”
“皇上可以下旨,不许民间种植棉花!”
“如此一来,哪来那么多棉花?”
“西域、天竺、南洋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