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1/4)
?且说来听听。”
苗影一边笑,一边将张焕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孙思邈很少出山,对这些事情并不了解,倒是挺的津津有味。
听完之后孙思邈道:“没想到你还是曹宪的弟子,那人当年我在洛阳见过,确实才学不凡。你既然是他的弟子,想来今科高中没问题的。”
张焕谦逊几句,道童进来禀报说饭菜已经好了,孙思邈带俩人去了旁边房中一起用饭。
因苗影初见外公,不想当天就回去,孙思邈也想留她待几天再回长安城。所以张焕索性找了个道童,让他去通知那车夫回去告诉下杜枝娘等人,明日再过来接自己回城。
晚间孙思邈给几个弟子讲解医术,张焕和苗影也坐在一边听。其中一个弟子就说,如今天气寒冷,有几个乡民得了气疾而死。张焕一下子想到了晋阳公主,这位小公主可不就是因为气疾才夭折的。
孙思邈听见气疾,也皱着眉头道:“这气疾不但难以治愈,似乎还会传给下一辈人。不过只要注意饮食,平时多活动,病发时及时用金针度穴,未尝不能挽救。”
那弟子道:“请师父指点如何施针。”
孙思邈令取来铜人,根据不同的病情,说出了不同的施针部位。张焕虽然不懂,见他说的头头是道,也是十分的佩服。
山中寒冷,卧室里又没有火炉取暖,张焕和苗影搂在一起勉强过了一夜。次日醒来,张焕就去找了孙思邈,向他推荐火炕。
张焕能知道火炕,还是前世去东北旅游见到的。当时很好奇,问起当地居民才知道大概是宋金时代才出现的。这火炕技术并不复杂,张焕一时兴起就将制作过程记了下来。以前在江南冬季也很温暖,将这个忘记了。昨晚冻了半夜,才想起火炕来。
火炕结构简单,孙思邈虽然没见过实物,一听就明白了。当时就很欢喜,令道童去找来几个泥水匠,在张焕指点下开始修建。准备建成之后试试效果,要是好的话就在终南山一带大力推广。
火炕虽然技术性简单,但是工程量不小。单单是找来合适的石板,就花了很长时间。几个泥水匠弄了半天,仍然没建造好一座火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