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2/2)
田尔耕命人把尸体抬回北镇抚司,自己也跟着走了。
李元贤对黄台极和代善笑道:“这里太乱了,咱们换个地方喝酒!”代善和黄台极点了点头,冲着易土生拱了拱手,三人一起出门去了。
易土生心里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个李元贤,玩这种伎俩也太小儿科了,这点小事要是能告到他易土生,那他恐怕早就死了十七八次了。
易土生也没心情喝花酒了,上楼和希尔梅斯以及伊莉娜告了别,匆匆的回宫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易土生每天几乎都泡在户部里,圣旨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明朝,百姓和富豪们迅速的活动了起来。有钱想做官的人,犹如久旱逢甘雨,简直就是以一副感激上苍的姿态把银子交给朝廷的;那些犯了法没有希望重见天日人们更加是上蹿下跳忙里忙外,把大把大把的银票搬到户部祈求免罪减刑。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本已干涸枯竭的国库迅速的丰盈起来,竟然有了上千万两的结余。
同一时间,易土生也得到了消息,四川的战局进一步恶化,重庆已经失守,叛军从三面围攻成都。本月二十三日蜀王朱至澍泣血告急。二十七日四川总督朱燮元帅兵突围失败,战死沙场……二十九日秦良玉上书请朝廷速发援兵,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可问题是,再过四天就是小皇帝的生日了,小皇帝看了奏报居然无动于衷,只是派人传旨陕西总督王三盛赴援。
第121章皇后的心思
易土生也顾不上这些,倒不是他没心没肺,实在是公务太繁忙了,以前只知道大贪官和珅,天下大权集于一身,威风八面荣华富贵妻妾成群。现在总算是体会到和珅的另一面了——累。
真要尽忠职守的把一个衙门口的事务处理好,那可真不是一般的累。易土生这些天除了在户部盯着“两银”的收入情况,还要帮着王体乾筹备皇帝大寿当天的庆典,真是有点昏了头了,说是脚丫子不沾地一点都不夸张。即便是如此也不能面面俱到很多地方都不能尽如人意。幸亏有曹化淳这个胆大心细的狗奴才帮忙,要不他早就累趴下了。
最让易土生担心的还是“两银”。因为这笔收入实在是太大了,大明朝的那些牲口蛀虫们一下子全都红了眼睛,把视线紧盯了过来。都想趁机咬上一口扒一层皮。防不胜防啊!崇祯皇帝治贪污治的够狠吧,愣是一点效果都没有,更何况是易土生了。所以,他也只能是盯紧一点督促户部的那些“会计师”们,严格的核对账目,最后自己再核对一遍。因为“会计师”也是可以中饱私囊的。
这样一来,他那里还有精力去担心千里之外的四川呀!就这样一直忙,一直忙,忙到下月初一,再过两天就是小皇帝的寿诞了。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准备就绪,杂七杂八的安排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王体乾接着跟紧,易土生就不管了。
王体乾这老小子,据易土生估计这一次他肯定是捞了个盆满钵赢,光是采买这一项上只怕就能刮出上百万两银子的油水。可惜,只要是有油水的地方他全都不让易土生碰,易土生太忙了,也懒得搭理他,发财的机会有的是,也不急于这一时。
晚上的时候,易土生拖着疲累的身体正在西暖阁伺候着,门外忽然进来一个太监,进门就给皇上叩头:“皇上,皇后娘娘派奴才来请您呢,今儿个是初一了,照例应该到坤宁宫去的!”
朱由校还记着皇后“红杏出墙”的事情呢,只是因为没有抓奸在床才没有治罪,那里还会去临幸她。冷冷的一笑说:“朕今天身体不适,免幸,马公公你回去吧!”
马公公跪在地上说:“皇上您已经两个月没到坤宁宫去了,皇后娘娘让奴才给您带个话,她说……她说……”
“她说什么?”
“娘娘说,皇上,这可是娘娘说的,跟奴才没关系的。娘娘说:‘皇上这样做于理不合,她要到太后娘娘面前去诉说!’”马公公颤声说。
“朕已经说过了,朕身体不适,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太后问起来朕也是这句话,你回去吧!对了,小易子,你拿点糕点跟着马公公回去,跟皇后告个假,人家是皇后,朕怎么敢得罪呢,回头真的告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