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节(2/2)
李想神色淡淡,沉思片刻说道:“趁着这股火热的劲头,命冯小戥组织汉口中等以上学校成立学生联合会,发出通电,呼吁全国人民起来斗争。这场反帝运动爆发后,更需要立即得到各地的积极响应,我要使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热潮席卷了神州大地。”
梅迪笑道:“大帅这文章作大了,可是别人会跟着咱们一起喊吆喝?”
李想翻了翻眼睛,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身为我的机要秘书,执行我的命令就可疑,偏爱质疑我的决定,可恶!”
梅迪对他的训斥不以为意,只是忍着笑道:“大帅不会怪罪小的,小的才敢这么说,要换个别人,我还懒得和他说呢!大帅,我觉着除了请求全国的舆论支援,还应该由革命军政府向英国领事馆提出严重抗议、实行抵制英货、封锁英租界等,为即将开展的交涉,英国政府方面增加点压力。”
李想点点头,道:“还应该发表一个《武汉革命军政府李想大元帅对汉口事件宣言》,表面我们的态度。去,交曾高给我写好,送去新华社发表了。”
梅迪眼珠转了转,道:“小的遵命!”
曾高动作够快,李想大元帅要发表《中国国民革命军政府宣言书》一口气写好,如下:
英国及其他外国对华政策之宣言,皆以为中国不能自顾其利益,大不列颠及列强为履行华会精神计,当协定关于中国之自制条例,以便保卫其完全与dú • lì,增进其政治与经济之发展,及整理其财政。
此言施于国民主义之中国,实不知其真相,今日新中国已强矣;已知其权能而用经济方法于国土之内,厉行其志愿以抗任何大国矣。故今日之问题,非为大不列颠及列强愿许中国依允国民之合法志愿,而为国民主义之中国,秉公依允,大不列颠与列强是彼等国际管理之治制,今已实遭一切历史上政治征服制度之命运矣。此言用之,曾经斟酌。
在华国际管理制度,即以外国帝国主义著闻,中国之主权,如经济、司法、政治各项,皆因以受有限制。此制实始于英国以《南京条约》强施于中国,自此中国不复享有完全dú • lì。故英国既于鸦片战争击败中国,遂剥夺中国之dú • lì,此为历史上之事实,而不可掩饰者也。
现代英人生于此黑暗勾当之后,或不忆之。但国民主义之中国身膺创痛,必当牢记。
此为革命党之意见。
苟不之知,则不能了然于中华国民主要目的之一也。此主要目的维何?即恢复中国完全dú • lì是。中国之dú • lì,已于昔日败于英人之手先之矣。非俟此历史的公道事业告成,中华国民主义与不列颠帝国主义间断难有真正之和平!
当中华国民主义入于积极革命时期,露其头角之前,中英之间固若有和平状态,然此不过一虚象而已。吾人可于征服史每页睹之。国苟不亡,永不能与征服者和好相处。时机一至,必将崛起……
最后,国民政府欲以下列事实促列强之注意:(一)英人商业及他种利益之重心点在长江流域及中国南部,而此等区域则均受治于国民政府;(二)长江以南之大部分区域,及北方国民军治下幅员广漠之地域,均受国民政府之管辖;(三)倘在之区域内,举行公民投票,则大多数人民将投票赞成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为中国惟一之政府,尚有其较大之原因在焉。盖国民政府代表豁然觉醒之中国之真实精神,为革命运动之工具使之拓展势力及事业于国中者,外人之帝国主义对此运动情势所趋,虽欲不与之妥协不可得也。国民政府为抱民族主义之人民所授权、所拥护,列强与之修睦,初无危险之可言。盖中国之民族主义为一不可磨灭之势力,现已异常强盛,如日方升,且必继续发展,历久弥强无疑义也……
辛亥年,以汉口为中心的反帝运动很快波及全国,上海、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等几十个地方都开始了反帝热潮,形成了一个全国规模的反帝运动。
受到汉口人民的鼓舞,山东人民立刻就已掀起反日反德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