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1/2)
口不稳,李帅肯定不会坐视不理,毕竟他需要汉口的财原支撑革命军。革命军壮大到现在,一个新华财团还如何支撑的起。只有汉口的稳定,才能成为革命军的财原。贤侄我总是觉得,大帅不至如此不智,此举必有深意。只是我等愚钝,却怎么也猜不透大帅深如大海的智慧。不知赵爷能否指点一二?”
赵爷颔下花白的胡须轻轻颤抖一下,心里一阵鄙视,又是一个向他打听内幕消息的人。就因为他儿子在李想革命军中做一个小小的团长的消息传出以后,只要碰上一个认识的人,他们或明,或暗,或拐弯抹角的,便要向他打听所谓内幕消息。其实他那里知道什么内幕消息,儿子来汉口之后才回过一次家,还是被他硬拖回家的。
赵爷扭头撇了李紫云一眼,“刘园夜宴之后,贤侄与刘歆生关系融洽,那里还需要老夫的指点。何况以贤侄的聪明才智,没有人指点,也能把现今的局势理得顺顺畅畅。”
李紫云的心思被赵爷点破,立刻装作若无其事的翻出飞马香烟,点上之后深吸一口,吐出一团浓烟,瞬间边被江风吹散。“我是略微的猜测一二,却为自己大胆的胡思乱想吓出一身冷汗,再也不敢胡乱猜测了。”
李紫云目光灼灼的盯着赵爷,不放过他任何一个表情的变化。赵爷听说,却只是满脸的皱纹轻轻舒展的一笑。“老夫只是来码头转转,实在猜不透大帅的用意。你不是说了,大帅是不会眼看着汉口局势失控,这对他也是不利。”
李紫云凑上烟嘴猛吸两口,听赵爷的语气,他的猜测似乎离真相已经不远。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李想的冒险主义精神就比他李紫云还有牛。成则为王侯,败则死无葬身之地。他担心的是投资在李想身上的十万块大洋会不会打水漂,还准备旁敲侧击一下赵爷。
赵爷却突然伸出手指着远处江面,“洋人的舰队来了。”
李紫云的视线顺他所指方向望去,广阔江面的水平线上,首先跳出一面小东洋的胭脂膏药旗。
日本军舰菊花丸逆流破浪,川岛令次郎意气风发的登上舰桥露天指挥台。在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放眼望去,皆是沧茫水域,其宽广的水面使川岛令次郎犹如置身大海的感觉。在日本,即使最大的河流也不能航行军舰,更不用说面对江河而生出海洋的畏惧。
如此壮美的大好河山,支那人不配拥有,只有优秀的大和民族才配拥有。支那人即使拥有,已是东亚病夫的他们也无力守护,只有优秀的大和民族才能保护好,建设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川岛令次郎意气风发,调转望远镜看向高耸入云的龟山。他可以清晰的看到龟山炮台那黑洞洞的炮口散发着幽光,却纯粹的成了摆示,东亚病夫的懦弱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开跑的。
川岛令次郎挂在嘴角的一丝冷笑越发的得意,并下达命令:“舰队使入汉水。”
旗语传到,十六艘外国军舰,大摇大摆的使入汉水。也不组织任何的防御阵势一哄而上,只是想以庞大的舰队数量,在胆小懦弱的中国人面前好好的耍耍威风。在每一个洋大人的心里,中国人反抗洋大人之心,早在八国联军侵华时便已用尽,剩下的只是对洋大人的畏惧而已。洋大人们从来不相信,今天的李想还有胆量向他们开炮。
川岛令次郎满脸得意,不断碎碎念道:“佑西,佑西,佑西……”
洋人军舰耀武扬威的从龟山炮台革命军战士的眼皮子底下掠过,洋人舰长嚣张至极的使尽吃奶的力气把笛声拉得又长又响。那些狂妄至极的洋人水兵爬上甲板,向着远处龟山炮台竖中指,跳桑巴,那充满不屑,自大,贪婪的笑声远远的传到龟山之巅。
“一群龟孙子,等会送你们去喂王八。”一个壮汉粗鲁的把肩上扛的一箱炮弹垒上箱堆,他军服上三排扣子敞开,露出稀疏的几根胸毛和可以夹住一根铅笔的胸肌;袖子卷起老高,恨不得把肱二头肌露出来显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