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理想年代 > 第107节

第107节(1/2)

目录

果是印度出事,还有可能,中国是绝对不可能了。如今的大英帝国,已经不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大英帝国了。远东中国的利益,实在不足以让议会同意,在欧战即将爆发的时候,对中国发起第三次鸦片战争。

何况经过洋务运动的中国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特别是现汉口革命军,更是一支以民族主义为信仰的极端分子组成的现代化军队,其战斗力与破坏力不是满清朝庭的八旗绿营可比。在英军已经不再具备装备优势的今天,朱尔典实在不相信英军还能轻易的打败汉口革命军。

朱尔典也赞同葛福,中国的战争对大英帝国在华利益极其不利。李想这样的民族分子,绝对不能够纵容。是该请老友,袁世凯出山的时候了。

脸色不善的朱尔典已经顾不上什么大英帝国的贵族气质,绕着四合院的回廊急匆匆的跑去了侧门,四合院的侧门直通大英帝国驻北京领事馆。

其实东郊民巷的各国领事都密切注视着湖北的局势,如今湖北革命一片大好,却也使得各国领事忧心忡忡。自然,像日本又是别有用心。

此次,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发出照会。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的美国代表约什·摩根、法国代表马赛克,还有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以及各洋大人的驻京公使团,皆是应约前来,共商湖北事宜。

朱尔典先把葛福的密电给诸位洋大人传阅,汉口的基本情况他们都是了解的,匆匆看一眼密电,便团团围住,激烈的争论起来。

朱尔典赤果果的说道:“袁世凯也是我们的老交到,只要他能够当权,我们的利益绝对可以保住。我们甚至可以全力支持他上位为要求,向他索取更多的利益。反而是革命党人,绝对不能支持。就像现在汉口的李想,一个极度危险分子。”

诸位洋大人纷纷表示同意,已经熟悉透了的狗,自然更好使唤。在朱尔典的撮合下,洋大人们达成一致共识,要求袁世凯出山主持中国大局。并即刻派出专员人入紫禁城,向大清朝庭传达明确而又清晰的旨意――袁世凯乃挽救中国政局之第一人。

大清帝国的宣统皇帝溥仪的父亲大人,见了洋大人就腿软想下跪的摄政王爷载沣会答应吗?当然绝对不会答应!非常难得的,载沣硬起了一回。事关大清江山,也不得不硬起一回。他暂时的绝对不会答应!

第六十九章归去(七)

从咨议局红楼到原总督府,这条武昌最繁华的大街亦显出些许萧条冷清。如今身为首义之地的武昌,相比革命风潮热涨的汉口,却显得冷清许多。

来福茶馆的招牌幡伸出街角,在风中飘荡的清冷,茶馆里稀稀拉拉的坐了几个客人。在靠窗的角落里,坐了两个身穿戎装的革命军人。起义那晚,与李想一起冲锋陷阵的熊秉坤,还有蔡济民,两位首义功臣,此刻显得无比落寞的缩索在茶馆的角落里。

“当初就该和李西屏一样,随李大帅渡江去汉口。虽说革命理念不同,可是战场杀敌,也比窝在这里痛快。”熊秉坤满肚子的牢骚,他还算是留了口德。如今咨议局召开的军事会议,他已经没有资格列席其间。

自从居正借孙中山先生的名义,要求革命党人通过《军政府暂行条例》之后,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人士一番讨价还价,黎元洪即正式上位。原文学会和共进会又互生矛盾,互相排斥,结果就是原起义党人接连落权。蒋翊武和詹大悲等湖北革命领导人,现在咨议局毫无说话的权力。

“刚则易折,汉口革命军走的是太过激进的道路,等袁世凯反扑过来,会是什么结果?我更看到武昌这边的局势,李想他们根本就走错了革命的道路。”蔡济民把玩着手中的细瓷青花茶杯,悠悠说道。他也对武昌咨议局不满,在军政府说话也是越来越没有份量,此次军事会议,他干脆就不参加了。但是,这不关革命信仰的问题,只是党人内部的矛盾。他最后说道:“我是中国革命的信徒。武昌城里的学生几乎都跑去了汉口,他们以为只有汉口革命军政府才能就中国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