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3/3)
每半年评选质量能手,产量能手……。
虽然在这期间,杨兴向他们要修路的资金,不时吓跑了一些人,但是即使如此,还不甚烦恼。
这可是了不得的数字,大家都知道,当时1个大洋可以买40斤大米,10个大洋,相当于农村里面长年干一年的收入。
要知道二等兵一个月军饷才不过68个大洋,要知道士兵凭借这点军饷。
在股东大会上,作为政府大股东,对谭谦禄这些丝绸厂经理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那就是对员工实行计时工资保底,计件工资奖励,生产过程中作业标准化,还有成立各个职能部门,如设备部、品质部、工程部等。
听到这些新式名词,在座的都难以搞明白,杨兴只好放下公务,给大家讲解为何要进行这些现代管理,这些管理方法有什么好处?
当听说实现计件工资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能够提高产品产量,在生产过程中,对来料、制程、完工产品进行检验,对设备点检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这些股东都大为惊叹,在杨兴苦口婆心的讲解之下,最后通过了杨兴的提案。
杨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实现工业化。
通过这种方式,让那些愿意按照这种方式工作的,得到很好的报酬。
要的就是这种方法,让大家按照自己方法进行作业,在工艺改进后,先用烤箱杀死蚕蛹,再进行缫丝,通过如此作业方法,效益增加了一倍,而质量增加得更多,如此之下,每生产一担生丝的利润,在给工人付出较高薪水后,反而比传统方法高多了。
当然,也有人谴责这种方法,一些所谓的伪道德者,保皇党人就是纷纷指责这种有丧天理的做法,但是在杨兴连续剿灭多个巨匪后,在打击土匪过程中,以勾结土匪为名,抓捕数名乡绅,并且予以枪杀之后,这帮所谓的伪道德者,封建保守势力则不敢明目张胆的进行对抗。
他们不明目张胆对抗,但并不等于他们不反抗,就像著名的保皇党人,如蒋仕立、杨瓒襄等人,明知杨兴支持这种工艺,竟然多次劝诫,说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此杀死蚕蛹,有伤天理。
但是杨兴也有办法对付他们,那就是没有钱,要他们向地主,向保守派筹集发展公路、交通的钱。
特别是有两个封建遗老遗少,名叫蒋仕立、杨瓒襄什么的,在杨兴要钱的时候,竟然给杨兴拿来了100个大洋,当即让杨兴目瞪口呆。
这那以后,这帮人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