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2/3)
赵平赶到别院时,简龄正将和他一起自颖川而来的同学安排妥当,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了分工。虽然他们眼下对新政只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就是这大致的了解,却使他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这是不同于任何时代的政策,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以民为本”!再没有比这个更加贴切的形容了!
他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堪称仁政之典范的新政纲领,会是由一个出身于武勋世家的年轻人制定的。赵平与他们相比,年龄上却还是小几岁的。就是这个年纪轻轻的人,却有着常人难及的阅历以及头脑。
儒家标榜了千年的仁政,终于在这个少年手中得到了体现!如果新政能够顺利实施,纵使自己这些人只是参与者的身份,也足以名垂青史了!简龄心中暗暗感叹着。
大丈夫立世,所求的无非便是一个青史留名而已。持这种想法的人在这些赵平召集起来的学子中几乎占据了绝大多数。如今的儒学虽然还未发展到理学阶段,但如今的士子已经开始将自己的名声看的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赵平的新政无疑给了这些士子们一个极佳的机会!
因此他们对于新政自然是全心全力!没有丝毫的懈怠,虽然对于新政中的某些条款存有一定的疑虑,但这也只是对于新生事物的不确定而产生的隐隐的担忧而已。并不能影响到他们对于新政的热情。
见到赵平,正在忙碌的学子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躬身施礼,几乎是一齐说道:“学生见过小侯爷!”这些士子们虽然素来重视修身养性,但讲究的是处变不惊,沉稳凝重,但见到赵平,这个寄托了他们希望的人,还是忍不住一阵激动。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以及期望。
赵平微笑着和他们打着招呼,对于这些人,赵平自然是不会怠慢,这些人将是赵平未来权力中心的骨干,通过赵平的有意无意间的潜移默化,这些人已经逐渐接受了民生为本的思想,赵平想一步一步的通过他们,逐渐影响周围,甚至这个世界。
这虽然是一个艰苦曲折的过程,但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有了种子,总会有发芽的一天!
就新政的相关事宜,与郑裕等人谈论一番之后,眼看天色已晚,赵平先将郑裕送回府中后,便也回到了家中。
算算时间,他的四师叔韦哲跟踪席氏,算算时间,却也应该回来了。李效大肆排除异己时,司隶、雍凉等地的世家受到了大规模的清洗,陈留卢氏当然也逃脱不了被清洗的命运,当代家主卢焕,便是席氏的丈夫,忧愤成疾,最终不治而亡。
一个绵延了数百年的世家,积累的财富之丰厚自然是可想而知!按说李效绝对不会放过已经到了嘴边的肥肉,但现在的情形却是恰恰相反,席氏不仅离开的陈留,看样子,还将卢氏数百年来积累起来的财富尽数带了回来。
其中到底有什么曲折或者缘由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