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问鼎天下 > 第151节

第151节(1/2)

目录

与世家之间为了政权争得不亦乐乎,使得并州暗流涌动,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但也仅仅是在上层而已,对于并州百姓、商家的影响却几乎没有。

毕竟,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追求与目标。对于赵平已经并州的大世家,如吕氏、赵氏以及赵平来说,争夺对并州的控制权是第一要务;而对那些中小世家来说,选择合适的依附对象,确保自己的利益,乃是当务之急;而对并州的那些百姓、商家而言,活下去,在活下去的基础上,争取活的更好一些,则是唯一的目标。

立场不同,着眼点也不同,目标更是不同。所谓人生百态,大抵便是如此。

晋阳作为并州的中心,其繁华自然是毋庸置疑。而随着国内的dòng • luàn,越来越多的民众迁移到了还算稳定的并州,使得并州的人口更是增加了不少。

今日竟然适逢晋阳半月一度的“墟日”,看着熙熙攘攘的行人,赵平刻意放缓了自己的步伐,混迹其中,感受着他们简单的快乐。

由于赵平甚少露面,因此,晋阳的百姓虽然早闻赵平的大名,但认识赵平的人却是甚少,赵平也乐得轻松自在,在街市上漫步的同时,也四下打量着四周情况。

赵平前世所处的时代,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深入基层,才能发现更多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的精辟之论的确是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正好借此机会,了解一下晋阳的民生,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打定主意的赵平越发的仔细起来,不时的将自己的目光投注在来往的行人以及街道两旁的摊位上。

眼下这个时代的经济形态乃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数千年来一直是这种经济形态。以农为本、小富即安的思想大大的局限了中国的发展,乃至在中世纪末期,中国被远远的超过,并最终沦为列强蚕食、欺凌的对象。

突然,一个身影吸引了赵平的目光。

这是一个不大的摊位,一张破旧的木桌后,一名丰神俊朗的青年恬然自得的微笑端坐在那里,桌上是一方砚台、一支毛笔,以及几张草纸。斜倚着木桌是挑着一方布幡的竹竿,布幡上龙飞凤舞的写着四个珠圆玉润的大字——“卜吉问凶”。

赵平心中一动,《易经》虽然作为儒家六经之一,但其地位却远不如其他几经。而且自西汉末年东汉初的一段时间,一些儒生开始利用《易经》的玄妙,胡编乱造,伪造出大批的谶纬之书,以迎合统治者对人民的愚弄与钳制。

于是《易经》逐渐的与黄老之学结合起来,变成了迷信之学,反而失去了儒家经典的地位。而如今的道家更是利用《易经》的玄妙,再结合老庄的玄学,逐步形成了道家独有的理论体系。

眼前这名青年约有二十六七的样子,一袭儒衫,表明此人乃是一名士子。但看到“卜吉问凶”的招牌,赵平忍不住摇了摇头,对于这种故作玄虚的东西,赵平没有半点兴趣,连带着对那名青年,赵平也失去了一探究竟的念头。

所谓人不可貌相,这青年虽然仪表不凡,丰神俊朗,但虚有其表的人,赵平见得多了,因此摇了摇头,便要离开。

突然之间,赵平似有所思,忙转过身去,细细的打量了青年几眼。正在此时,那青年正好抬起头来,与赵平的目光相迎,那青年不以为意,友好的对赵平略一点头,便又低下头去。

赵平面上不由得露出一丝沉思之色,看向青年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暖意,迈步上前,来到青年面前,抱拳说道:“在下赵平,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青年闻言,连忙站起身来,对赵平长身一揖,说道:“原来是小侯爷,在下久仰大名,幸会,幸会!”此人倒也并非虚言,在并州,赵平诚然声誉正隆!便是在幽并冀司隶等州,赵平也是极有令名。

赵平三年前用他惊才绝艳的表现,深入鲜卑腹地,纵横千里不败!不仅让鲜卑记住了赵平,也是令自己名扬四海,虽然过去的时间久了,但在有心人心中,自然早已记住了这个名字。

赵平笑道:“先生谬赞了!”青年闻言正要反驳,却听赵平接着说道:“某看先生似乎并非晋阳人士?”

青年点了点头,沉声说道:“诚如小侯爷所言,在下乃是颖川人士,姓简,名龄。”

赵平闻言,目中不由得一亮,“颖川人士,不知先生可认得文川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