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1/4)
几许期盼几许失望的眼神,不禁发起狠心来:“且去米店借粮!”
自古以来,但凡能成大业的人物必定有王者之气,办事来必定事半功倍,当天下午秀才果然气喘吁吁地扛了一大袋米回家饱食一顿,到了第二天早上更被抬进了宝山县衙与县令相谈甚欢,县令怒责:“汝既知斯文,又为何率流寇劫掠米店……”
秀才也不知为何自己那一着急往前冲了数步,几百饥民就跟着冲进米店连抢了十八间米店,也只有王者之气可以解释这一切。
既为流寇之首,县令即断:“罪不可赫,斩立绝!”
秀才疾道:“先祖曾为巡按……”
一闻秀才尚有一二故旧在朝中为官,县令当即改判:“情有可原,监禁三年!”自古造反首需朝中有人,若是造反不成也能逃得一命,此为自古不变之理。
越明年,饥民bào • luàn攻入县城,秀才自狱中出,后从贼为书吏兼管钱粮,不敢以真名告人,自称“早慢熊”,于是就了早慢熊氏精彩的一生。
“流贼早慢熊,据宝山反,官军屡攻不克,其焰益嚣。熊贼素称体弱,临阵必乘竹床,仆者荷往之,常以韦睿第二自诩。一日熊贼犯松江,官军出战,破其前锋,贼骑回窜,寇众大溃。官军欺熊贼乘竹床,行止迟缓,仅以步卒追之。比将至,熊翻身下床,箭步如飞,一人绝尘而去,官军追赶不及。其窜回宝山县城半响,贼溃骑方至。”出自明末笔记《流贼录》
太祖一片石兵败,残局几不可收拾,太宗转战各地时局不利,其时早慢熊欲率所部降清,在帐中密议,诸将皆不能决,其道:“尔等自有不尽荣华富贵!若鞑虏得胜,则荣华富贵自不话下,若前朝得胜,自当用尔等征顺,富贵亦同探囊取物反手观纹一般,若官军弃我,则尔等可反正于大顺,亦可保此生荣华……”所部遂降清。
此言此语,早慢熊身体力行,其时笔记载:
“六月二十四日,清军统字营入德州,大肆烧杀,吾同宗叔父牟远公与卒言大义,为其所害。清兵管带早慢熊,此名此仇刻骨不忘。
七月十一日,晨起一支兵马打大明旗号入临城,士民欢呼迎王师,待见其主将,仍为早慢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