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节(2/2)
如今是章武三年三月,刘备在并不算奢华的龙床之上,他自知已经病入膏肓,又思念关羽同张飞兄弟二人,心中的郁结之气愈发积累,导致两眼昏花,讨厌见到侍从,于是叱退左右,独卧于龙榻之上。
刘备甚至出现了幻觉,仿佛看到了关羽、张飞二人的魂魄来到了他的身边,然后对他说他的时日已到,说好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当幻觉消失时,刘备发现自己的脸上已经布满了泪痕,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这个时代终究已经是不属于他了……
诸葛亮同李严来到这永安宫时,两人脸上都带着忧虑之色,而心中却隐隐期盼着什么,显然,如今刘备长子刘禅年幼,他们来此,必定会接受到刘备的托孤之命,刘备的皇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也来到这里,准备见刘备最后一面,而太子刘禅则在留守成都。
诸葛亮等一干大臣被刘备召见,当诸葛亮看到此时的刘备时,不由觉得有些震惊,这个满头银丝,脸上布满皱纹,浑身都散发着颓废气息的男人,还是当年那个意永不气馁的刘皇叔吗,三顾茅庐的景象还历历在目,但转眼间,却已经到了这般田地。
诸葛亮觉得十分心酸,他诚心拜伏于龙榻之下。刘备传旨,请诸葛亮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言讫,泪流满面。
诸葛亮此时同样涕泣道:“愿陛下善保龙体,以副下天之望!”刘备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刘备令马谡退去。谡退出,刘备对诸葛亮道:“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
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刘备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分付毕,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写了遗诏,递与孔明而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
诸葛亮等泣拜于地曰:“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刘备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
刘备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听到这话,心中咯噔一声,难道这刘备已经洞悉到了他想要架空刘禅的想法?他不由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刘备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脸上才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但这龙榻之后,却埋伏着数十刀斧手,若诸葛亮有一丝异心的话,绝对会刀斧手进出,斩了这有不臣之心的诸葛亮,不过还好,他看出了诸葛亮一如既往的忠心。
于是刘备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分付曰:“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罢,遂命二王同拜孔明。
二王拜毕,孔明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刘备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刘备又谓众官曰:“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夏四月癸巳,刘备殂于永安宫。而孙权群臣却劝其即尊号,权不许。
诸葛亮上言于后主曰:“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