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2/4)
荀粲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神色,却是恭敬的喊道:“诸葛叔父。”
诸葛芸将投在荀粲脸上的目光移开,嘴里似乎在说着什么,大约就是“装吧装吧”之类的话。
诸葛亮见状,摸了摸须髯,满意道:“不知贤侄对这次蜀吴之战有何看法?”
荀粲的脸上露出略带神秘的笑容,倒是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叔父可知南楚很早之前有一本jìn • shū,名叫《社会契约论》,上面曾提到过一种限制皇权的制度,名叫君主立宪制。”
诸葛亮脸上微微露出讶异的神色,面色古怪的说道:“此书我也曾从水镜先生(司马徽)那里看过,据说曾是昔日西楚霸王项羽的后辈的奇思妙想,不得不说,上面对于‘民主’的阐述,当真令我十分震惊,只是,如今有许多人民根本就没有受过教育,见识浅薄,那所谓的‘选举’也终究是空中楼阁而已。”
荀粲却淡淡道:“我说的重点不是在‘民主’,而是限制皇权,叔父大人,试想若是皇帝陛下没有绝对的权力发动这样的战争,也不至于让你这样困扰,对吗?”
诸葛亮沉默了下来,很明显,荀粲的话说到了他的心里,如今的一国之君,往往拥有所有的权力,而一旦国君因为刚愎自用而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的话,绝对会让整个国家都陷入危难之中。
荀粲这时又用一种十分蛊惑的语气说道:“我认为这次伐吴之战绝对不会成功,但是对叔父来说,却是一次很重要的机会,若皇帝陛下一不小心垂危的话,叔父必是托孤重臣,时太子尚幼,以叔父的名望,必能成为真正总理蜀国大事之人,到时候,将年幼的陛下架空,并成立内阁,实行真正的君主立宪制的话,那叔父必是真正的伟人了!当然,我这里的君主立宪制,可不是为了民主,而是让丞相可以名正言顺的执掌大权!”
诸葛亮脸色大变,但想到荀粲此时的身份,他也颇为顾忌,但最重要的是,有着很强的掌控欲望的诸葛亮心动了,他当然明白荀粲的意思,所谓的君主立宪制,民主便是一个幌子而已,让“权相”成为法律上认可的存在,削弱皇权,使皇帝成为一个象征,而丞相虽然表面上是皇帝任命,但事实上,却是一个利益团体选出来的代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