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1/3)
荀粲刚刚的话若有所思,或许荀粲的追求便是对道的追求,那种超脱世俗的追求,或许真的比什么功名利禄与为国为民有意思多了,追求心中的道,一切都是身外之物!不得不承认,此时的荀粲对道家的经典已经有很深的见解了。
诸葛诞离去时,带走了许多追求功名利禄的学子,对他们来说,心中没有多少信念,只有权势与金钱,这样的人几乎没有忠诚可言,在史书上大多不会留名,但或许可以过一辈子富足的生活了,这也是一种人生。
至于留在书院的,大都是将读书作为修身养性用的,那是一种纯粹的学术,这样一来,原本渐渐浮躁的颍川书院终于沉淀了下来,渐渐恢复早年颍川书院的辉煌……
不仅诸葛诞离开了颍川书院,还有山涛与傅嘏也离去了,至于司马兄弟也离开了颍川书院,对他们来说,或许太学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它是通向官场的捷径。况且他们的那位堂姐司马倩也在太学学习,这太学收女子入学明显就是学习了颍川书院的做法。
荀粲穿过荷花池,来到藏书阁外的那处亭子里时,却又遇到了一个人,却是夏侯徽的哥哥——夏侯玄。
而这个时候,夏侯徽却正好从藏书阁出来,见到荀粲时,突然心跳快了半拍,赶紧低头,找了个不起眼的杨树后躲了起来,却偷听起荀粲和夏侯玄的谈话……
夏侯玄见到荀粲时,脸上的复杂之色一闪而过,他对荀粲说道:“荀小郎,不知你与舍妹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荀粲想了想,便道:“你便是夏侯太初吧?误会……应该没什么误会吧,我与你妹妹不熟呢。”
夏侯玄倚着亭中的画栋,望着荷花池中怒放的荷花,沉默了一阵,精神有些恍惚道:“是嘛,那就好……那么,荀小郎可不可以与诸葛公休冰释前嫌呢?”
荀粲脸上神情不变,只是淡淡道:“我本不想与他起冲突,只是因为他自己太过嚣张欺人而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自然要反击。”
夏侯玄这才释然道:“荀小郎不愧心胸广阔,我很希望看到荀小郎与诸葛公休和解,其实诸葛公休虽然奢靡狂妄了一些,但还是颇具才干的……”
荀粲温和道:“太初兄的想法不错,只是以那诸葛诞的性子,怕是不会和解,他可是要将羞辱百倍奉还呢,说真的,我很期待这一刻的到来,对了,太初兄这样调解我二人,可是已经决定去太学就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