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1/2)
场高手,当然得避免忌讳。
荀粲说了几则妙语哄得周彻忘去了恼怒,两人又耳鬓厮磨一会,当真如同热恋中的男女一般,周彻用双手把玩着荀粲那带着薄茧的手,望着空中漂浮的柳絮,想到这人还是以隐逸与才华出名的竹隐先生,她不由出题道:“奉倩,以此情此景作一首词如何,这柳絮可真是美丽呢。”
周彻心想这个喜欢装低调的家伙不是总说自己抄诗词么,今天自己出的这一首可是应景的词,看看他到底能不能作出来。
荀粲此时对现在正被他哄得开开心心的周彻可谓言听计从,早就已经浸润在时代氛围之中的荀粲望着眼前的景色,他下意识叉了八下手,便得了一首《浣溪沙》,于是他随口吟出:“飞絮亭台淡淡风。碧波花岫小桥通。云连丽宇倚晴空。芳草绿柳人去住,短墙幽径燕西东,攀条弄蕊得从容。”
周彻听了之后,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荀粲疑惑道:“小妹,这词你不喜欢?”
周彻冷笑连连,品味了一下这首词,发现简直应景到了极致,还说自己抄诗,明明就是文采不凡,还总是装,于是她淡淡道:“奉倩的诗词文赋明明都精通无比,还总说自己抄诗,你让我这种于诗词之上毫无天赋的人情何以堪?”
荀粲面露尴尬之色,他的脑中可是储存着自东晋到后世现代的所有诗词歌赋,随便找几首应景的还不是手到擒来,这都不算抄什么叫做抄,他现在凭借着自身的实力也能作诗,然而不知道是心理原因还是其他什么,总觉得自己作得诗不如抄来的,所以他宁可抄,也不愿自己写,除非实在抄不到合适的,那才自己写……
见荀粲这样的神色,周彻愈发气苦,她撒娇的捶打着荀粲的胸膛,力道就像是给他按摩一般,气呼呼道:“奉倩,你总是逗弄我,把我当小孩子耍,你还把我当不当知己?”
荀粲又赶紧哄了哄,摸了摸额头,觉得这周小妹还真是既可爱又难缠,但两人的关系倒是又更进一步了,以前周彻身着男装与荀粲交往的记忆反而成了他们两人共同的美好回忆。
第一百一十九章只是江南读书郎
建邺城中,一间颇为偏僻的小旅店中,一个衣着贫寒的举子在房中捧着一本《孙子兵法》,这孙子兵法是早年用雕版印刷而成的,如今早已破旧不堪,然而这举子却看得津津有味。
这人出身寒门,从来没有投入世家门阀中做门客,却一举获得了会稽乡试的解元,于是得以来建邺赴考,事实上,他来参加会试的原因很简单,身上银子没了,想来中个进士的话以后衣食不愁,又能入南楚翰林院找书看,这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此人名叫江哲,字随云,其父江暮,字寒秋,寒秋少年家贫,然文雅风流,故世家妻以爱女,寒秋以乱世不可进取,故不肯出仕,终日唯教子读书,天启六年,嘉兴瘟疫,其妻病逝,未几,寒秋因细故与妻族绝,扶病携子远游,至江夏,寒秋疾甚,滞留之,天启九年,寒秋病故,有《清远集》十二卷传世,典雅清新,今人颇爱之。寒秋殁,随云倾家资而葬之,困窘无食,遂赴乡试,得中解元。
天启本是南楚年号,如今的天启九年就相当于北汉的延康元年,而孙权晋封吴王之后,已经决定在下一年将天启改为黄武。
江哲虽然出身贫寒,却常常安贫乐道,读书更是生冷不忌,平生最爱看乡野杂谈,鬼怪志异等,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却能一举夺得寒门士子竞争激烈的乡试解元,可见其天赋之高,非常人所及。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母亲出身吴郡四大家族之中的顾家,这桩婚事被顾家认为是深深的耻辱,虽然江暮才华横溢,但毕竟一介寒衣,若不是那顾家嫡女一意孤行,再加上当时尚未担任家主的顾雍从中斡旋,这近乎于天方夜谭的婚事也不可能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