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名门公子 > 第2节

第2节(1/1)

目录

漠无情是梦境的主旋律,如今陡然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荀粲几乎感动要哭出来,然后幼儿那难以控制的身体惯性让他大哭起来,仿佛是认生一般,随后他又感受到脑中一阵疲倦,忍不住睡了过去,嘟嘟的小脸无比可爱。

荀彧的脸上出现了一丝错愕之色,旋即想到自己刚刚出生的幼子是第一次看到自己,而后唐氏将小荀粲抱在怀中,哄了一会,便对荀彧道:“夫君,还没给孩儿取名呢。”

荀彧早就想好了,他颇为郁闷的摸了摸胡须,淡淡道:“取名为荀粲。”

荀彧的六子荀顗在一边看父亲郁闷的模样,颇为没心没肺的笑了一声,他不过七八岁,除了荀粲外属他最小,平时也比较顽皮,如今看到自己的弟弟将向来优雅从容的父亲弄得很郁闷的样子,他感觉非常的好笑。

荀彧很疼爱六子荀顗,只因原本他就是荀彧最小的儿子,如今长子荀恽已经成才,娶了曹操的女儿安阳公主为妻,又当了虎贲中郎将,虽然可惜这个长子没学到自己的谋略的精髓,但也勉强算得上文武双全,足以继承荀家,次子荀俣也已经出仕,家中只剩下五子荀诜与六子荀顗,他能不疼爱这些可爱的孩子吗?要知道,自己的三子和四子可是夭折了。

不过,荀彧看到七八岁的小孩嘲笑自己时,便狠狠的用眼一瞪,荀顗如同老鼠见了猫一般,脸色瞬间变成肃穆的模样,用无辜的目光看着父亲,荀彧看到此时此景,不由抚须大笑,心中的忧虑也渐渐散去,自己的这个六子,可真是一个机灵鬼。

再看看荀顗身边的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目不斜视,身带凛然正气,充满了世家公子的气度,荀诜酷爱法律,学那律法之书倒是学出了一番成就,整个人也显得刚正不阿,令人心折。

荀彧微微点头抚须,心道祖父有八个儿子,并称为“荀氏八龙”,希望我的几个儿子也要向过世的父亲那一辈一样,个个成才,这样我颍川荀氏才能永远繁荣昌盛下去,任凭掌控这天下者是谁,也必定需要重用我荀家之人。

时间慢慢向前推移,荀粲发现自己成为幼儿之后,变得无比嗜睡,似乎只要一深入思考就要沉睡似的,不过自己的记忆力却是出奇的不错,所见到的东西仿佛可以随意在脑中播放一般。

在自己的百日宴上,荀粲终于了解到了这是什么年代,居然已经是建安十四年,这让荀粲心中顿时感到无比紧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父亲会在这几年中死去?看父亲虽然略有沧桑之色,但精气神很不错,好端端的一个中年美男子,起码还可以活个十几二十年,如果因为人为原因而无端死去的话,荀粲实在无法接受。

随后荀粲又在心中感慨自己真的有点生不逢时,如今北方已定,那群雄并起的黄金时代却已经过去了,正所谓英雄老去,美人迟暮,而自己却刚刚出生,不过以后那名士风流的魏晋时代却在向自己招手,竹林七贤、司马氏与曹氏宫廷争斗、三国之间的尔虞我诈,蜀国还有那智胜于妖的诸葛武侯,吴国的美周郎怕是活不过这几年了吧?

觥筹交错间,却听宴席中的一位文士用略微沙哑稍显阴沉的声音说道:“南楚与我北汉对峙长达百年,想要征服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情。”

荀粲脑中顿时一片浆糊,刚刚还想到吴国,什么时候又冒出南楚这个国家,这难道不是我熟悉的那个三国了吗?

那位谋士的容貌只能算中上,冠下的头发已是灰白,比之荀彧沧桑之色更浓,他穿着素雅的袍子,脸上有一丝微红,显然已经略微有些醉意,是以突然忘却了自己的略微尴尬的身份,直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此时又听到宴席上的另一位谋士幽幽的说道:“文和是在责怪主公不听你的谋略,所以导致赤壁大败吗?”

年迈的贾诩似乎一下子被这句话惊得酒醒,举杯轻抿,而后云淡风轻的笑笑,道:“公达此言差矣,诩自不敢妄议丞相军略,丞相兵不血刃取下荆州,携此之势平定南楚亦是正确的选择,只是少了些运气。”事实却是,曹操不听贾诩先消化荆州,再南征的策略,导致赤壁大败,连荆州也岌岌可危。

荀攸听到这话,心中暗道一声老狐狸,若论明哲保身,这贾文和当属主公帐下第一人。

第三章历史偏差

尚在襁褓之中的荀粲偶然间听到算无遗策的贾诩与自己家族的荀攸之间的对话,稍加推测便已经明白,原来这江东竟然成了南楚之地,还和汉朝对峙百年,一时间荀粲只觉得自己的脑子真的无法理解这段似是而非的历史。

不过荀攸这个可以当自己大伯的从兄却让荀粲稍加注意了一点,荀攸,字公达,乃是父亲的侄子辈,却比父亲还大了五六岁,与父亲关系亲密,善阴谋诡计,继郭嘉之后,乃是曹操最信任的谋主,世人将这两位荀家的顶梁柱称之为“二荀”。

此时荀彧见宴席中的气氛有些僵硬,自然明白大家都想起了赤壁兵败的事情,于是他用那清朗淡定的声音说道:“今日只谈风月,不谈国事,文和、公达也勿要相争,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既然为丞相谋,自当要齐心协力。”

荀彧在曹操阵营中的影响力可谓巨大,他有着崇高的品德与自我修养,一举一动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担当尚书令多年兢兢业业,被人尊称为“荀令君”,在不久前曹操要增荀彧食邑千户,还要授之以三公,荀彧却让荀攸推辞了十几次才作罢,像这样道德与行动上的完美君子真的让人无法不敬佩。

贾诩与荀攸听到此言,不由对视一笑,一些小小的摩擦却消失不见,贾诩望着跪坐在主位之上的荀令君,简贵的汉服,头戴纶巾,整洁的须髯,清朗伟美的容貌,这“留香荀令”在容貌上倒真的不比那“掷果潘安”差,在当世,怕是只有那“顾曲周郎”可以与之媲美吧。

虽然贾诩很欣赏荀彧这样的人杰,却不代表他会像荀彧这样恪守礼节,永远一丝不苟的模样,这实在是太累了,他只要潇潇洒洒过这辈子就行了,至于国家兴亡,与我何干?

在百日宴结束之时,北汉丞相曹操也送来贺礼,表达了他对荀氏一族的看中。

而后建安十四年春三月,曹操率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辛未,令曰:“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十二月,军还谯。

同时,孙权令周瑜攻击曹仁,瑜、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

时间很快到了建安十五年,荀粲虚岁已经三岁了,受幼小的身体影响,似乎装嫩撒娇成了他的本能,荀彧与唐氏都非常疼爱这个幼子,荀粲的聪颖可爱让荀彧非常的满意,当然还有那个不安分的六哥荀顗,他可是最调皮了。

一个静谧安详的午后,荀粲独自一人呆在书房之中,柔柔的阳光从外面洒了进来,他正在偷偷翻阅家中的一些藏书,除了写在竹子上的书之外,还有纸书,并且数量还不少,这让荀粲微微疑惑,记得三国时期似乎纸还没有完全普及,荀粲此时站在一张椅子上,他摸着椅子的扶手,又想到,似乎三国时期大家都是跪坐啊,怎么会有椅子?

他随意翻着史书,突然看到南楚史上有一位项羽的后人叫做项少龙,这让荀粲雷得外焦里嫩,难道这是《寻秦记》衍生的世界?不对啊,项少龙怎么可能是项羽的后代?史书上项少龙的传记颇为语焉不详,只说他是因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