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节(1/1)
、何松、李文、田齐都是正五品的果毅将军。虽然都是将军,但是品级却是不一样,可所谓天差地别。
喜悦之后,李文斟酌着开口问道:“将军近期要对胡人动手?”听到李文的问话,其余的几人收起之前的喜悦,开始认真的聆听。宇文峰点点头,开口说道:“不能再拖了,如果再拖,固州郡的元气真的要被胡人耗光。”
自从和宇文峰一起被救了以后,李文的性格便是大变。之前的急躁被一扫而空,变的十分的好学和谨慎。如果不是这样,按照李文之前冲动的性格,宇文峰不可能让他领着五千步卒。“但是……”李文斟酌的说道:“胡人的势大,而且兵力是我的数倍。”
其余几人也是点点头,表示赞同李文的观点。宇文峰摇摇头,开口说道:“不,根据情报,胡人的力量已经分散”。宇文峰的话语刚刚才完,何松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将军,你的意思是胡人已经分兵。”
宇文峰点点头,肯定的说道:“这次南下的胡人的确是超过了十万,根据情报来看,这次还是以蒙兀人为主力,夹杂了不到两万的鞑靼人。帝都的时候,打残了蒙兀人的一个万人队,现在蒙兀人手上大概还有七八万的战兵。”
接着,宇文峰开口说道:“鞑靼人完全可以无视,只要和他们打一仗,让他们有所消耗,他们就会比考虑撤退。或许,和蒙兀人的狠狠的打一仗,这些鞑靼人见到我们不好惹,肯定也会退兵。”提高了声音,宇文峰开口说道:“所以,现在我们的所有的注意力应该注意在蒙兀人身上。”
深吸一口气,宇文峰继续开口说道:“刚刚说道蒙兀人的兵力大概实在七八万之前,但是根据估计,一流的部队大概只占四成,还有六成是用牧民组成。各位也在草原上呆了这么久,应该知道他们牧民组成的军队也不可小觑。”
听到宇文峰的话语,几人都是所有所思的点点头。在草原的那段时间。他们十分清楚由牧民组成的军队也是十分的厉害,不能够够小觑。见到引起了众人足够的重视,宇文峰满意的点点头,开口说道:“根据情报,胡人已经分兵,有一部分在围困固州,还有一部分朝着琼州军镇窜去,还有一部分朝着海州军镇窜去。”
听到宇文峰的分析,几人都默默的看着悬挂的地图,开始思考着。宇文峰接着说道:“但是不要大意,在固州郡,蒙兀人仍然留下了大量的部队,四处劫掠。他们的目地是要彻底毁掉固州郡的元气,为他们以后的南下,开辟一条道路。”
宇文峰停了下来,让下面的几人慢慢的消化自己刚刚的话语。见到差不多了,宇文峰继接着开口说道:“虽然蒙兀人有这么的军队,但是他们是游牧民族,人口便是他们最大的短板。只要他们的消耗到达了一定的程度,我们不赶,他们就会自己走。”
对此,几个人都是点点头。草原上弱肉强食的法则,几人都是深有体会。如果蒙兀人在这里损失太大的话,回到了草原,其余人也会对着他们下手,杀光他们的男丁,抢走他们这么多年积累的财物还有女人和奴隶。
见到下面的几人已经有些跃跃欲试,宇文峰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站起身。见到宇文峰起身,几人都是目瞪口呆,接着他们便听到了宇文峰的铿锵有力的声音:“这次是重创蒙兀人的大好机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蒙兀人的军队正在快速的换装……”
“刚刚我所说的四成一流部队,这些人除了能占善战之外,便是全部实现了换装。诸位,想想吧,没有锋利的兵器和坚固的铠甲,蒙兀人的战斗力已经这么强,等到他们全都换装之后,要留多少血,才能打败他们。”宇文峰的声音再继续,下面的几人脸上跃跃欲试的表情,也换成了凝重。
顿了顿,宇文峰继续说道:“按照蒙兀人现在的发展状况,等到他们这次成功的带着大量的物质回去,然后消化了这些物质,他们的战斗力又会翻一番。所以,这次,我们必须要拦下蒙兀人,让他们灰头土脸的回去,一粒粮食,一个秦人不也不能让他们带回去。”
“我要活活的耗死他们,诸位……”宇文峰拔高了声音,继续说道:“死去的兄弟们在天上看着我们,我们曾经立下血誓,要让蒙兀人血债血偿,现在蒙兀人就在我们面前,我们不能错过这次的机会。我要拿蒙兀人的头颅,来祭奠死去的兄弟们……”
第二百六十二章县令
“是,将军”几人起身,齐声附和。见状,宇文峰满意的点点头。几人便转身,离开了营帐。等到营帐内只剩宇文峰一个人的时候,他起身来到了地图上,用手不断的在金州和固州一线来回的抚摸,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新加入了一万多人,灵县很快便热闹了起来。每天军营里面的都是喊杀声,一开始周围的百姓不习惯,到了后面,对这种声音便产生了免疫力。期间,越来越多的斥候被撒了出去,每天宇文峰的面前便堆积了大量的消息。
随着时间的流逝,士卒的状态越来越好,出兵的日子也慢慢的靠近。这天,宇文峰正在校场的时候,有亲卫上来禀告道:“将军,外面有个自称是灵县县令的人求见”。听到亲卫的话语,宇文峰眉头便是皱了起来。
灵县的县令,之前带头逃跑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所以对于这个素未谋面的人,没有什么好感,刚刚想叫亲卫打发他走,但是转眼一想,便开口说道:“让他在外面等着”。听到了宇文峰的话语,那个亲卫急忙的应和一声,便转身离开。
孔耿,便是灵县的县令。之前由于听到了风声,说有胡人要来,吓得当天晚上便带着人溜之大吉。第二天,见到孔耿都溜走了,然后衙役、师爷、小吏等等纷纷开溜。百姓们,见到了这种情况,也都开始外逃。
至于后面胡人来没有,孔耿是不知道。当晚,他带着人就这么溜了出去。但是由于走的匆忙,也没有什么方向,胡乱的走了半夜。后来,孔耿一琢磨,觉得这样不行,得有个方向才行,于是便叫人停了下来。
细细的琢磨,孔耿觉得外南跑,这个失土之责肯定跑不了,一定是死路一条。所以孔耿便带着人跑的偏远的村子里躲着。他觉得胡人去县城里走一圈,抢够了肯定不会跑这么远,什么都抢不到,所以便一直安心呆了下来。
后来发生的事情,的确和孔耿想的差不多。来灵县的胡人的确不多,只是几百人而已。见到灵县空了,这些胡人便那能拿的全部带走,临走的时候,一把火,把灵县烧的一干二净。灵县周边的村子,自然没有来光顾。
前两天,孔耿听到了有官兵驻扎。孔耿便派了个下人,冒死去灵县看了看。那个下人回来之后,便告诉孔耿的确是大量的官兵驻扎。那个下人却是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官兵。孔耿还不知道外面的消息,但是估摸着既然有官兵,那就表示朝廷开始反攻了。
所以,孔耿便带着人赶了回去。孔耿来到了灵县,才发觉这里已经大变样。之前的县城已经被一把火烧的精光,到处都是残壁断垣,丝毫无法想象这里便是以前的灵县。县城周围拔地而起几座巨大的兵营,还能听到里面的冲天的喊杀声。
孔耿望了望远处巨大的兵营,咽了咽口水,只得带着人硬着头皮走了过去。因为孔耿身上没有穿官府,所以被在半途便被两个黑色的士卒拦了下来。其中一人开口说道:“老乡,这两天不做工,不用往里面去。”
孔耿还没有说话,跟随他的下人便开始呵斥道:“兀那汉子,这是我家大人,灵县的父母官,不得无礼”。听到那个下人话语中的不敬,两个黑衣士卒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而是一脸冰冷的看着他。刚刚开口那个下人,受不了两道阴冷的目光,下意识的后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