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节(1/1)
之后,才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色渐渐的变暗,一千黑色的铁骑仿佛要融入这片黑色中。宇文峰仍然坐在了椅子上,在慢慢的等着。突然一个亲卫角色匆忙的过来对着宇文峰说道:“将军,宫里又来人了”。宇文峰点点头,那个亲卫继续开口说道:“而且看仪仗比之前高级的多。”
听到这里,宇文峰眉头皱了起来,然后起身,开口说道:“随我前去迎接”。说完,便有亲卫牵来了马。宇文峰麻利的翻身上马,然后下令道:“出”。说完,便带着一千铁骑朝着帝都的方向的冲了过去。
那个老太监从杨瑞是太子的时候,就陪着杨瑞了。他姓汪,全名叫汪直。但是已经很多年没有敢直呼他的名字,就连朝廷的重臣见了他,也要叫一声:“汪公公”。凭着这些年的情分,汪直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恩宠不断。
汪直的身份显赫,已经很多年都没有亲自出来办过事了。所以这次出来,杨瑞也让他把仪仗带齐,以显恩宠。在外面游曳的骑兵见到仪仗,自然知道宫中来了大人物,急忙让人去禀告。但是却是不敢像之前一样远远的吊着,只能走小路,和大部队汇合。
汪直这个时候在豪华的马车里,默默的思考着。在杨瑞身边这么多年,汪直自然是十分了解的杨瑞的。这一次,杨瑞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极力的提拔和维护这个军中新贵。连死了个当朝的三品大员这么大的事,都能帮宇文峰遮过去,恩宠可想而知。
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走过来,汪直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一无所有的小太监了。太祖严令,内侍是不得干涉政事的,所以,汪直严格的遵守着这一底线。虽然他和朝中的一些重臣也有一些交情,比如和宇文傲,但是这些在他看来,都是一种交易而已。
汪直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杨瑞的底线在哪里。他心里清楚对于自己私下做的事情,杨瑞肯定是知道的,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汪直也一直的恪守着自己的本分,从来都不越出雷池一步。他明白,他现在所拥有,全是靠着杨瑞的恩宠。
所以,尽管知道这个军中新贵和宇文傲不和,但是也不会偏袒什么。在马车里的汪直也感觉到大地的微微的震动,并且这种震动约来越大。外面也传来的喧闹声,不悦的皱着眉头,汪直开口问道:“何事?”
门外的小太监没有向以往一样,口齿伶俐的讲诉发生了什么事情。汪直只能听见“老……祖宗,那……那边……”听到外面半天都说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汪直所幸也是朝着门走去,然后打开了门,朝着外面望去。
一出来,望着远处,汪直便知道为什么外面的小太监说不出来话来了,也明白为什么会起喧闹声了。远处,从天际边冲过来了一片黑色。由于天色渐黑,所以看起来那片黑色好像无穷无尽,连绵不绝。
冲天的杀气,迎面扑来。这个时候,只能听到“咚咚咚”,厚重的马蹄声,远处卷起的烟尘好像要遮蔽那片天空。不少随行的人哪里见过这样的场景,很多人都是吓得双腿打颤,脸色苍白。队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停了下来。
最外围的御林军则是冷静的多,没有命令,他们只是呆在原地,然后死死的望着远方。见到周围乱烘烘烘的,汪直站起身来,呵斥道:“都给咱家闭嘴”。听到汪直的呵斥声,喧闹声慢慢的安静了下来。汪直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情景,所以反应比其他人好很多。
汪直大声对着外面的御林军命令道:“你们都是天子的亲卫,莫给陛下丢脸”。听到汪直的话语,这些御林军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色。的确,他们是天子的亲卫,代表的是皇家威严。汪直继续下令道:“做好准备,莫要人家小瞧了咱们。”
“诺!”御林军齐声答应道,然后迅速的按照建制开始集结,把里面的汪直一行人围在里面。这些御林军左手拿的是盾牌,右手拿的是长矛。现在这些御林军已经摆开了阵势,一面面盾牌链接了起来,一杆杆长矛竖了起来。
在微弱光线的照耀下,这支队伍的外围散发着耀眼的黄色光芒。队伍已经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远处,集中在那片越来越接近的黑色上。地面传来的震动越来越大,显示那片黑色距离他们越来越近。
虽然只有一千骑兵,但是看起来却像是千军万马一样。但是护卫在外围的御林军却是神色冷漠,丝毫没有被眼前的一幕所震动。他们只是安静的呆在原地,拿着长矛的盾牌的手却一直没有松过。这个时候,这支队伍安静的可怕。
终于,接着微弱的光线,写着“破虏将军宇文”的大旗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汪直也是盯着那面大旗,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那片黑色终于停了下来,汪直身边的人都是松了一口气,他们深怕那片恐怖的黑色一直碾压过来。
不一会,黑色慢慢的散开,让出一条路来。那杆大旗不断的朝着前面移动,随即便是几骑脱离大部队,朝着望着这边跑来。“咚咚咚”几骑清脆的马蹄声,在这片安静的天地里,显得是如此的刺耳。
汪直知道是宇文峰过来了,吩咐道:“让出一条路,让他进来”。听到汪直的命令,前面护卫的御林军便快速的让出一条路来。汪直也看清楚了,一共来了五骑。那五骑就这么横冲直撞,沿着御林军让出的道路冲了进来。
勒马,进来的五骑便停了下来。很快,一个少年郎便从马上下来,然后快速的来到了汪直的马车旁边,大声问道:“不知道来人是哪位公公?”这么大的仪仗,只能是宫中来人,诸臣是没有这个荣耀用这幅仪仗的。
听到宇文峰的问话,汪直在小太监的搀扶之下,从马车上下来。看清楚来人是汪直,宇文峰也大吃一惊,连忙上前开口说道:“原来是汪公公”。汪直已经见过了宇文峰几次,但是现在仍然忍不住感慨宇文峰的年纪。一身四品的官府穿在这个少年身上,格外的刺眼。
汪直面无表情的开口说道:“破虏将军客气了,破虏将军接陛下口谕”。听言,宇文峰不敢大意,急忙跪了下来,恭声说道:“臣宇文峰接旨”。见状,汪直才满意的点点头。汪直清清嗓子,开口说道:“陛下口谕‘今日内一定要让军队稳定下来’……”,顿了顿,汪直继续开口说道:“下不为例。”
听到汪直代传的口谕,宇文峰便知道杨瑞不会再追究宇文拔的事情,急忙大声的说道:“臣,宇文峰接旨”。说完,便起身,朝着皇宫的方向行了一礼。汪直这个时候,上前几步,压低声音对着宇文峰说道:“陛下还让我告诉你,不要再搞出什么事来,军队必须随时都能开拔。”
等到汪直说完,宇文峰点点头,再次对着皇宫的方向行了一礼,开口说道:“谢陛下厚爱”。说完之后,宇文峰才对着汪公公说道:“汪公公,请转告陛下,臣一定在今日内让军营稳定下来,并且做好随时北上的准备”。听了宇文峰的话语,汪公公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见状,宇文峰挑了挑眉毛,试探的询问道:“汪公公,末将马上准备前去平乱,不知道汪公公?”汪直开口回答道:“既然陛下让咱家过来,那么咱家一定要亲眼看到军营稳定下来,咱家才能回去复旨。”
宇文峰点点头,开口说道:“那末将先行一步,一定让汪公公能够进入军营查看一番”。听到宇文峰的话语,汪直点点头。宇文峰告罪一声,便转身离开。那杆大旗快速的移动,朝着远处的黑色跑去。那杆大旗进入了黑色中没有多久,刚刚还沉默的一千铁骑便发出了惊天的呼唤声,然后迅速朝着来的方向退去。
宇文峰走了以后,汪直一直望着远处的那片黑色不曾言语。等到那片黑色开口退去的时候,才开口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