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节(1/3)
技术而言,开花弹的可靠性,实在不高。同时,由于使用黑色火药的关系,口径只有70毫米的开花弹,就算成功的落地开花,杀伤力也不大。还不如葡萄弹呢。因此,为了突出研究的重点,张准暂时不建议研究开花弹。还是老老实实的搞好实心弹、葡萄弹、链弹再说。
经过连续三次的试验以后,孙勤恺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佛郎机火炮的改善中去。他的眼睛,在宁灵薇的治疗下,也开始逐渐的好转。这一切,都让孙勤恺格外的卖力。他经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的忙碌,赢得了一个“火炮狂人”的外号。
因为火炮的铸造,主要是孙勤恺的功劳,张准请孙勤恺给火炮命名。孙勤恺最终将火炮命名为“飞龙炮”,取飞龙在天的意思。很快,第一批的飞龙炮,开始量产,安装到苍山船的上面。
张准也经常到火炮研究所,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尽管张准对于火炮制造的细节不清楚,后世的火炮,和明朝的火炮,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后世的一些经验,毕竟是有用的。难得的是,孙勤恺有相关的经验,也有相关的知识,比周石文等人,要更快的融会贯通。在吸收了张准的建议以后,孙勤恺的改善,尽管是点点滴滴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提升。
在张准埋头生产大炮的时候,周边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动。
首先,是登莱巡抚杨文岳正式卸任,调任福建巡抚。
这位巡抚大人,在山东的地面上,着实不咋样。大明朝从来没有巡抚级别的官员,被鞑子抓住,他实实在在的开创了先河。但是因为隐瞒得好,崇祯皇帝居然不知道此事。在收到田横岛鞑子被歼灭的奏章,又派人检查过鞑子的首级以后,崇祯皇帝非常满意。崇祯皇帝既然很满意,那升官发财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从登莱巡抚到福建巡抚,算是比较大的升迁了。
第291章送客!
有时候,张准不免有些奇怪,难道,山东发生这么大的事,崇祯皇帝真的一点真相都不知道?按理说,就算各级官员合理报喜不报忧,他手里还有锦衣卫和东厂啊!这么大的事情,锦衣卫和东厂不可能不知道的?是他们知道了,也没有报告崇祯,还是崇祯已经知道了,但是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在故意装糊涂?
好吧,朝廷的确需要一个胜利来提升士气,清扫一下萎靡不振的气氛。尽管在北面被鞑子打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但是在南边,在山东沿海,还是实实在在的砍了几百个鞑子的脑袋,也算是聊以zì • wèi了。杨文岳就是赶上了这样的狗屎运。
福建巡抚原来是熊文灿,后面换成邹维琏,都是不错的官员,现在,杨文岳走马上任,只怕福建一地,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红毛鬼荷兰人对tái • wān始终是不死心,不断的增派人员和物资,在tái • wān建设基地,总有一天,红毛鬼是要在tái • wān站稳脚跟的。只怕到时候,杨文岳又要头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