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1/3)
鲜逃出海。皇太极的控制范围内,没有这些鞑子的生存空间。他们在海上飘啊飘,无意中居然来到了山东沿海,在田横岛落脚。
崇祯二年,鞑子通过入寇,第一次知道明军在内地的防务,原来是如此的空虚。同时也是第一次了解到,内地的明军,战斗力是如此的羸弱。如果说辽东的明军软弱无能,缺乏主动进攻的精神,那么,内地的明军,则完全是渣!根本不敢和金军交手!只要几十名的鞑子骑兵,就能够横行无阻,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
因此,尽管漂洋过海的鞑子,可能只有几百人,却愣是在田横岛牢牢的站稳了脚跟,势力还不断的扩张。可怜田横五百死士忠烈之地,竟然被鞑子无端糟蹋。加上沙门岛、刘公岛等地被逃亡的辽人所占,山东的沿海岛屿,时常有辽人出没,最终成患。
鞑子自从来到田横岛以后,莱州府和登州府的南边地界,就再也不得安宁。这些鞑子无论是要粮食,还是要女人,都是直接上岸抢的。当地的守军根本打不过,每次听说鞑子到来,都躲得远远的,等鞑子抢够了,杀够了,烧够了,心满意足了,才自己离开。
鞑子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岸抢掠,如入无人之境。无法忍受鞑子的荼毒,民众只有搬离。事实上,田横岛周边地区,已经是十室九空了。距离田横岛最近的雄崖千户所,所剩军户不到原来的二成。属于大嵩卫管辖的大山所,军户的数量,同样不到原来的三成。
那些从雄崖所划归浮山所管辖的匠户,说起田横岛的鞑子,都是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那些鞑子打起仗来,个个都是疯子,装备不好,从不训练的明军,怎么可能是鞑子的对手?归根到底,不是鞑子太强太疯狂,而是自己太烂太懦弱。
张准想了想,又问道:“田横岛的鞑子有船只吗?”
耗子肯定说道:“有!有两艘猪肚船。”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猪肚船其实就是没有武装的小型商船。大明朝的内河航运和近海贸易,都大量使用猪肚船。猪肚船如果用来装货的话,可以装载大概30吨的货物(约六万斤)。如果用来装人的话,能够装载两百多人。因为它的体型比较臃肿,好像是肥嘟嘟的猪肚,船头又有两个放锚的洞,好像是肥猪的两个鼻子,因此俗称猪肚船。
由于船只构造上的原因,猪肚船一般只能在内河或近海地区行驶,无法抗拒太大的风浪。从青岛到江南这样的航线,一般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要到日本或者是南洋的马尼拉,就无法胜任了。往来大海的,更多是福船、宝船,又或者是西洋人特有的马尼拉大帆船。
两艘猪肚船,必要的时候,可以装载五六百人。如果这五六百人,都是鞑子又或者是二鞑子的话,战斗力将是相当强大的。如果鞑子通过海运的方式,在浮山城的周边海岸登陆,张准等人必须严阵以对。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被鞑子得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