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历史]刺明 > 第152节

第152节(1/2)

目录

过孙元化案,将周延儒从首辅的宝座上拉下来,自己取而代之。最终,周延儒被迫辞职回家,温体仁成功出任首辅。随后,崇祯五年九月,孙元化被崇祯皇帝下令处死。

提到孙元化,多半要提到另外一个人,一个外国人,汤若望。汤若望带来了大量的西方技术资料,和徐光启、孙元化等人的关系都相当好。在孙元化被处死的前夜,汤若望还化装成送炭工人,进去监狱,为孙元化告解。不知道老汤现在在哪里?唉,当初多看点明末的资料就好了。

张准问道:“你们听说过汤若望这个人吗?”

一众工匠全部摇头。

张准只好不再问了。

第116章开辟第二条财路

从匠作坊回来,张准回到千户官厅,和值班的刘宝玉聊了一下,了解开垦荒田的情况。和官兵发生直接的战斗以后,张准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肩头上的胆子是越来越重。在这个乱世,想要自保,一定要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包括武装、钱粮等。明末,粮食问题极为突出,张准当然不敢掉以轻心。

刘宝玉现在主管的事务,有些特别。浮山所军户们分到了田地以后,很快出现了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那就是生产工具和牲畜严重不足。前者,李奉来、尹根盛、邹火鸣等人,还可以带着铁匠日夜不断的打造,尽量满足大家的需要。但是后者,就爱莫能助了。

耕地的牲畜中,牛是最重要的,不可或缺。军户们根本不可能有银子来买牛。于是,张准批下了一项计划,专门划拨两千两的银子,用来买牛。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每头牛的价格,大概是在十五两银子左右。两千两银子,可以买一百多头牛,缓解燃眉之急。

所有的生产工具以及耕牛,直接发放给军户使用,暂时不收钱。到十月份粮食丰收的时候,再按照一石粮食一两银子的价格,用粮食来代替。基本上,这等于是提前向军户们收购粮食,收购价是每石一两银子。这样的价格算是比较公道,军户们都乐于接受。

此外,兴修水利,铺路架桥,培育良种,建造谷仓,林林总总,也是非常耗钱的。原来的浮山所,军户是一穷二白,什么都要从头再来。军户们的热情再高,离开这些必要的生产设施,也是无计可施的。光是修建引水渠,张准就投下了好几百两银子。

陆陆续续间,经刘宝玉发放的银子,已经有五千多两。这意味着,在十月份粮食丰收的时候,张准将回收大约五千多石(约100万斤)的粮食。目前整个浮山所已经播种粮食的田地,总共是五万多亩,按照每亩产量一石来计算,总产量应该是五万石左右。

除了军户们自留的粮食,多余的粮食,都将被张准全部收购。这是一早就决定好了的。任何多余的粮食,张准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粮食只允许在浮山所的控制范围内流通。如果要将粮食卖到外地,必须经过张准的批准。否则,就算是走私,要受到严厉惩处的。张准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便宜了外人。

在明末,粮食绝对是大杀器。崇祯末年,粮价飙升到每石四两银子,还是有价无市。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粮食的问题发愁。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一点点的粮食,出卖自己的尊严,乃至于生命。崇祯二年,鞑子入塞,围困京师,各方勤王军队入京,兵部居然无法供应粮食,导致勤王军队怨声四起,无心恋战,一败涂地。

“大人,属下这边,以后每个月可能需要三四千两的银子……”刘宝玉试探着说道。

“我知道。我会尽量解决的。”张准点头说道。

原来的浮山所,耕地面积只有三万亩左右,现在开垦了这么多的荒地,各种生产工具和耕牛都严重不足,随着开垦荒地的越来越多,需要提前发放的银两会越来越多。但是他现在的收入,只有精盐这一项,每天的利润,也就是二三百两银子,可不够这么消耗的。

开辟第二条的财路,已经迫在眉睫。

说话间,薛知蝶风风火火的来了。

薛知蝶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见面就向张准说道:“我考虑过了,还是要问清楚,你到底要做什么生意。要不然,我不会答应你的要求的。”

张准示意刘宝玉先去忙自己的事情,将薛知蝶带到旁边的偏厅,坐下来,皱眉说道:“我前天说得不清楚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